1恩威並重
“恩威並重”這一成語出自《三國誌·吳書·周魴傳》:“魴在郡十三年卒,賞善罰惡,恩威並行”,原意賞善為恩,罰惡為威,即“安撫與強製一起施行”。
封建時代的統治者,極力推崇恩威並重的領導藝術,對臣子屬下一方麵施以恩惠,籠絡人心,並用“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仕為知己者死”等言論進行教化,使自己的下屬做到知恩圖報、甚至誓死效忠自己;另一方麵,卻又極為嚴格地要求他們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稍有不符,就當麵威喝,作為上司的威嚴得以維護並更具威懾力。因為古人的愚忠思想深入骨髓,這種領導方式也就極為奏效。
恩威並重一詞,帶有明顯的封建時代色彩,但它卻給了我們有益的啟示:作為一名領導者,既不能無恩於人,也不能無威於人,恩不施無以立威,威不施無以治世。
但是,在現實工作和生活中,經常有一些領導高高在上,工作上不體恤下屬的艱辛,生活上不關心下屬的難處,情感上不過問下屬的冷暖,背離了我們上邊剛剛講過的以人為本的要求,這是不恩;而另一些領導幹部雖然謙恭低調,但一味迎合遷就下屬,對有害的思想不予開導,對錯誤的言行不予指正,助長了一些下屬幹部的某種歪風,致使他們不聽指揮,不受約束,凡事講講價錢,處處算算得失,領導被下屬牽著鼻子走,這就是不威。
無可否認,這兩種極端都是要不得的。
盡管秦國後來統一了六國,但在戰國爭雄的前期,秦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麵都比中原各諸侯國落後。毗鄰的魏國不僅比秦國強大得多,還曾經從秦國奪去了河西一大片地方。
公元前361年,秦國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定決心發憤圖強,首先搜羅人才。他下了一道命令,說:“不論是秦國人或者外來的客人,誰要是能想辦法使秦國富強起來的,就封他做官。”
秦孝公這樣一號召,果然吸引了不少有才幹的人。有一個衛國的貴族公孫鞅(就是後來的商鞅),在衛國得不到重用,跑到秦國,托人引見,得到秦孝公的接見。
商鞅對秦孝公說:“一個國家要富強,必須注意農業,獎勵將士;要打算把國家治好,必須有賞有罰。有賞有罰,朝廷有了威信,一切改革也就容易進行了。”
秦孝公完全同意商鞅的主張。可是秦國的一些貴族和大臣卻竭力反對。秦孝公一看反對的人這麼多,自己又是剛剛即位,根基不穩,很怕國內因此而大亂,就把改革的事暫時擱了下來。
過了兩年,秦孝公的君位坐穩了,就拜商鞅為左庶長(秦國的官名),說:“從今天起,改革製度的事全由左庶長拿主意。”
商鞅起草了一個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門豎了一根三丈高的木頭,下命令說:“誰能把這根木頭扛到北門去的,就賞十兩黃金。”
不一會,南門口圍了一大堆人,大家議論紛紛。有的說:“這根木頭誰都拿得動,哪兒用得著十兩賞金?”有的說:“這大概是左庶長成心開玩笑吧。”
大夥兒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沒有一個敢上去扛木頭的。
商鞅知道老百姓還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賞金又提到五十兩。沒有想到賞金越高,看熱鬧的人越覺得不近情理,仍舊沒人敢去扛。
正在大夥兒議論紛紛的時候,人群中有一個人跑出來,說:“我來試試。”他邊說邊把木頭扛起來就走,一直搬到北門。
商鞅立刻派人傳出話來,賞給扛木頭的人五十兩黃金,一分也沒少。
這件事立即傳了開去,一下子轟動了秦國。老百姓都說:“左庶長的命令不含糊。”
商鞅知道,他的命令已經起了作用,就把他起草的新法令公布了出去。新法令賞罰分明,規定官職的大小和爵位的高低以打仗立功為標準。貴族沒有軍功的就沒有爵位;多生產糧食和布帛的,免除官差;凡是為了做買賣和因為懶惰而貧窮的,連同妻子兒女都罰做官府的奴婢。
秦國自從商鞅變法以後,農業生產增加了,軍事力量也強大了。不久,秦國進攻魏國的西部,從河西打到河東,把魏國的都城安邑也打了下來。
要對下屬施以恩威,首先要先樹立好自己的威望,隻有這樣,接下來才能將“恩威並重”繼續下去,下麵讓我們來看個例子:
三國時的東吳大將黃蓋,年輕時曾做過石城縣縣令。石城縣盜竊土匪案件連連,平民怨聲載道,而縣衙的從屬官員個個為所欲為,特別難以駕馭。
黃蓋上任後,粗覽石城若幹情況,便安排兩個屬下官員協助自己,這兩個人分頭主管各曹事務。黃蓋說:“我隻是一介武夫,本沒有什麼德行,僅憑幾招花拳繡腿得到現在這個官職。說實話,對於文官的公務我是外行,如今外來的敵人還未平定,軍務繁忙,縣裏的所有公文案卷,統統交與這兩個官員代我處理。他們替我約束管理各曹,糾正並處分有錯誤的人、事。倘若他們中有人做了違法之事,我終不會用鞭抽杖打加在他們頭上。”
開始時,下級官吏們懾於黃蓋的威嚴,個個恭謹行事,不營私舞弊,忠於職守。久而久之,他們看到縣令大人不過問公文案卷,漸漸懶惰、放肆起來。其實黃蓋一一看在眼中,他暗中調查到了這一點,並查清了那兩個官吏各自做的幾件違法之事。他決定,適時整頓。
這一天,黃蓋召集所有官員,就幾件違法事來追究兩個下屬官員,二人跪倒在地,請求改過。黃蓋微微一笑,說道:“我早已說過了,終不會把鞭抽仗打加在你們頭上,我不敢欺騙你們。”說完一拍驚堂木,“來人,拉下去斬了。”這等現象,令堂上堂下人員兩腿發軟,汗流浹背。石城縣從此歌舞升平起來。
權力確實是施展抱負、統帥下屬的最好工具,但是,這裏所說的“立威”並不是一味的傷害下屬。
善待下屬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關鍵和可貴之處是要落實在平時,隻有平時做到善待下屬,才能在關鍵時刻受到意想不到的好處。同樣的,平日裏傷害下屬,最終也隻會落得個孤家寡人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