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科技、文化的高度發展,任何組織和群體都要有效地進行活動,順利地實現既定的目標,為此就必須實施科學的領導。
在各種領導活動中,領導者個人發揮主觀能動性是很重要的,這不僅要求領導者要在其管理範圍內進行創造性的活動,更要充分發揮領導者的個人管理藝術。
毛澤東主席曾說過:“領導者有兩件大事,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幹部。”
1領導的含義
領導活動產生於人類的共同勞動,並隨著分工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最後到達社會主義社會,從最開始的原始平等、集體領導方式到個人暴力專製、充滿階級剝削和壓迫關係的領導方式,又到社會主義新的平等、集體領導方式。領導這個理念,經曆了一次又一次的更新。
我們一直以來都在強調,領導實踐活動有自己的特殊客觀規律可循,領導科學研究也有其他科學研究所不能替代的特殊規律和內容。領導工作是人類一種特殊的重要實踐活動,實踐需要產生領導科學,更包含著領導科學生長的土壤。
在現實生活中,所謂領導,就是指揮、帶領、引導和鼓勵部下為實現目標而努力的過程。就這一定義來說,領導至少要具備以下三個特點:第一,領導必須有部下或者追隨者;第二,領導者需要擁有能夠影響追隨者的能力;第三,領導的目的是通過影響部下來達到企業的目標的。這說明領導是一種影響他人的過程,是一種履行職能的社會活動,是在一定的客觀條件下實現某種目標的行為過程。
根據中國企業領導力和黨政幹部領導力訓練專家唐淵先生在《領導新法》中的解釋:名詞的領導是指領導者;動詞的領導則是指領導活動,而領導活動是指領導者在一定的環境下,為實現既定目標,對被領導者進行統禦和指引的行為過程。兩者結合,所謂領導,就是名詞的領導進行動詞的領導,換句話說,就是領導者進行領導活動,率領著一群人去達到目標。
2領導的作用
在我們開始講述領導的作用之前,先來說一個小故事:
有七個人曾經住在一起,每天都分一大桶粥,可要命的是,每天的粥都不夠七個人吃飽。一開始,他們靠抓鬮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一個,但每周下來,他們每個人都隻有一天是飽的——就是他們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後來他們又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由他出來分粥,但這樣反而使得整個小團體烏煙瘴氣,因為為了讓自己能夠得到比他人多的粥,大家都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賄賂分粥的人。於是,這個辦法推行了沒有多久也被否決了。
然後大家開始組成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但結果卻比前幾天吃不飽的情況還要糟,大家互相攻擊、扯皮下來,粥吃到嘴裏全是涼的。
最後想出來一個方法: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後拿剩下的最後一碗。為了不讓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盡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隻能認了。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來,領導管理的真諦在“理”卻不在“管”,而領導的作用就是建立一個像“輪流分粥,分者後取”的“遊戲規則”,然後讓每個員工按照“遊戲規則”進行自我管理。當然,這個所謂的“遊戲規則”必須要兼顧公司利益和個人利益,並且要將個人利益與公司的整體利益統一起來,使責任、權利和利益三者相互促進,從而才能讓員工們“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在企業的管理活動中,可分為製定方針和目標、規定職責、建立體係、實現策劃、控製和改進等活動。質量方針、質量目標構成了企業宗旨的組成部分,即企業預期實現的目標。而企業與產品實現及有關的活動形成了企業的運作方向。當企業的運作方向與宗旨相一致時企業才能實現其目標。
而企業領導者的作用則體現在能否使企業的運作方向與企業宗旨一致,並創造一個全體員工能充分參與實現企業目標的內部氛圍和環境上。運用“領導作用”原則,企業通常采取下列有意義的措施,以確保員工主動理解和自覺實現組織目標,以統一的方式來評估、協調和實施質量活動,促進各層次之間協調,從而將問題減至最少,需要做到以下四點:第一,考慮所有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第二,為本組織的未來描繪清晰的遠景,確定富有挑戰性的目標;第三,在企業的所有層次上建立價值共享、公平公正和道德倫理觀念;第四,為員工提供所需的資源培訓,並賦予其職責範圍內的處方權。
3領導的類型
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的研究者、著名心理學家勒溫和他的同事們從20世紀30年代起就進行了關於團體氣氛和領導風格的研究,經過研究發現,團體或企業內的領導並不是以同樣的方式來表現他們的領導角色的,領導者們通常使用不同的領導風格。而這些不同的領導風格對團體或企業員工的工作業績和工作滿意度都有著不同的影響。
按照勒溫的理論,可以將領導分為以下三種類型:專權型領導、民主型領導、放任型領導。
專權型領導的表現方式為將權力集中於領導者個人手中,他們往往隻注重工作的目標,並僅僅關心工作的任務和工作的效率,對團體的成員關心不夠,專權型領導者獨斷專行,所有的決策都由自己做出,不重視下屬的意見,並且,專權型領導還時常介入到具體的工作任務中,對員工在工作中的組合加以幹預,不讓下屬知道工作的全部過程和最終目標。這樣的領導通常都是以權力、地位等因素強製性地影響被領導者。專權型領導慣常采取“個人化”的方式,根據個人的情感對員工的工作進行評價,並對其采用懲罰性的反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