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研究結論、啟示和展望(2)(3 / 3)

首先,要明確企業家知識的構成。企業家知識並不是企業家所擁有的知識,而是和企業家精神緊密相連的專有知識,是整合專門知識(如技術知識、市場知識、管理知識等)的知識,是有力支撐並充分體現在企業家活動中的知識。從知識層麵而言,可以分成公共知識、行業知識和個人知識。

作為企業家知識的關鍵內容的隱性知識主要蘊含於行業知識和個人知識之中。從知識和企業家精神的相關性來說,可分為管理不確定性的創業性知識和管理確定性的管理性知識。無論是哪種分類方法所包括的知識,都是整合各種專業性知識的知識,這是企業家知識的根本性質。

其次,企業家知識必須通過企業家學習才能形成企業家能力。袁安府等(2001)認為,企業家學習指企業家獲取、保存、使用企業家知識的活動過程與認知過程,他們根據知識管理過程分析了企業家在各階段的活動。這裏會涉及企業知識創新的外在化、內在化、社會化和聯合化等活動,即橫向的企業家知識的獲取、存儲、編碼、溝通、交流、應用及創新。

最後,根據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具體措施。

第一,增強製度能力的措施。製度能力包括製度洞察力和執行力。製度洞察力的知識基礎是製度性知識。自然科學知識和社會科學知識具有降低製度變遷成本、誘致製度變遷和增強製度變遷績效的作用(拉坦,1994),所以企業家要抱著知識無處不有、知識無時不在的心態汲取知識,尤其是最新的社會科學知識。從經驗來看,製度失衡比較集中地分布在經濟製度,尤其是產業經濟政策與區域經濟政策之中,所以企業家尤其要加強公共管理知識和宏觀經濟知識的學習,從中發現促進企業成長的製度機會。為了增強製度執行力,尤其是通過製度創新確立組織化管理的能力,企業家可以根據彼得·聖吉的五項修煉法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景、團體學習和係統思考,提高自身的感召力和經營思想輻射力,吸引更多追隨者。其實,企業家應用製度知識,開展製度創新,就是一種典型的“幹中學”行為。經過製度試驗、校正,最終選擇既定約束條件下最令人滿意的製度安排。浙江是製度變遷比較活躍的地區,“浙商”在這方麵有比較好的天然稟賦和製度環境。在新形勢下,“浙商”要更好地發揚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在由不同層麵的製度所構成的製度體係中,開展更具穿透力與輻射力的製度創新,突破麵臨的製度約束。

第二,增強戰略能力的措施。戰略能力的知識源是戰略性知識,戰略性知識來自於參與戰略管理的各個主體,所以“浙商”要向外部的競爭者、顧客和合作者學習,向內部的企業成員學習,同時也積累社會資本。向競爭者學習可以增加競爭性知識,把握競爭發展的動態;向顧客學習可以獲得顧客知識,它是企業知識創新的源泉,是培育核心能力和克服核心剛性的基礎性知識;向合作者學習可以擴展縱向一體化知識,優化企業價值鏈;向內部成員學習可以獲取關係企業創新、變革的戰略首創性知識,為執行企業家戰略打好基礎。總而言之,“浙商”要建立開放的企業學習係統,倡導學習型文化,才能真正鼓勵創新,激發企業成員的企業家能力。安迪·格魯夫之所以在美國企業界享有戰略管理大師的美譽,和他在Intel公司倡導並身體力行地建設學習工廠的努力密切相關。他不僅從公司成員、尤其從中層管理者身上找到了戰略變革的方向和動力,而且增強了自身的戰略能力,激活了公司成員的創新能力。“浙商”要以此為典範,把握戰略製勝時代的企業競爭主導邏輯,突破麵臨的戰略約束。

同時,政府作為製度供給者,在增強“浙商”的企業家製度能力和戰略能力過程中要承擔重要職責。首先,政府要在行政治理理念中融入企業家精神,轉變職能,確立民本的服務型、創新型政府;其次,實質性地保護企業家物質資本產權和人力資本產權,建立企業家行為的長期激勵機製和長遠預期機製;再次,確立戰略企業家在“浙商”中的核心地位,重視並有效引導企業家的社會政治功能,倡導戰略企業家價值觀,並把它融入社會核心價值體係;最後,積極組織提升“浙商”企業家製度能力和戰略能力的培訓工作,實施針對性的企業家成長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