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轉型經濟中的企業家戰略能力對企業績效的影響機製:“浙商”實證(3)(2 / 2)

成長型中小企業樣本的回歸分析中企業家戰略能力對企業盈利能力的解釋力達到0.431(相應的調整後的R2為0.423),隨著控製變量的增加,最終達到0.556(相應的調整後的R2為0.482)。相關控製變量的解釋力為0.125。雖然逐步加入控製變量,但企業家戰略能力仍然非常顯著。

結果還顯示對成長型中小企業來說,企業家的職位對盈利能力也具有比較顯著的影響,但隻是董事長職位對盈利能力有顯著正效應,總經理對盈利能力的影響並不顯著。其他控製變量對盈利能力同樣沒有顯著的影響。

非成長型中小企業樣本的回歸分析中企業家戰略能力對企業盈利能力的解釋力達到0.272(相應的調整後的R2為0.253),隨著控製變量的增加,最終達到0.611(相應的調整後的R2為0.477)。相關控製變量的解釋力為0.339。雖然逐步加入控製變量,但企業家戰略能力仍然非常顯著。結果還顯示對非成長型中小企業來說,企業家的職位對盈利能力也具有比較顯著的影響,同時也發現企業家的工作經驗、經營企業的年限都對盈利能力有顯著的影響。這點從R2的變化也可印證,即企業家戰略能力對盈利能力的解釋力達到0.272,但是相關控製變量的解釋力達到了0.339,換言之對非成長型中小企業來說,盈利能力受到更多其他因素的影響。

進一步,本章對成長型中小企業和非成長型中小企業樣本進行分析。成長型中小企業樣本中,企業家戰略能力對成長潛力的解釋力為0.161(相應的調整後的R2為0.149),而非成長型中小企業樣本企業家戰略能力對成長潛力的解釋力則為0.288(相應的調整後的R2為0.269)。這說明提高企業家戰略能力對非成長型中小企業成長潛力的影響要大於對成長型中小企業的影響。出現這種結果可能是與成長型與非成長型中小企業企業家的已有戰略能力高低有關。統計顯示,非成長型中小企業企業家的戰略能力明顯低於成長型中小企業企業家的戰略能力,那麼非成長型中小企業企業家戰略能力基數比較低,它的提升可能會帶來企業成長的較大幅度的增加。另外成長型中小企業經過較長時期的增長,其發展方向和市場定位等都已經比較清晰,而非成長型中小企業其發展方向和市場定位可能還沒有完全確立,那麼此時企業家戰略能力的提升對非成長型中小企業成長潛力的貢獻要大於成長型中小企業。

綜上所述,企業家戰略能力能夠促進企業績效的提高,即企業家戰略能力和企業績效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係,進而驗證了假設1。

二、假設H1a~H1c的檢驗

為了理解企業家戰略能力結構中的各個能力因子與企業績效之間的關係,這裏分別以企業家的三個戰略能力因子,即戰略製定能力(SP)、戰略執行能力(SI)和戰略變革能力(SC)作為自變量,以企業績效(P)(包括盈利能力和成長潛力)作為因變量,也即解決以下關係模型:P=α+β1S P+β2S I+β3SC+ε (6‐2)在前文有關能力、績效的比較分析及假設1檢驗的基礎上,先將與企業績效有關的企業家個體特征,如企業家的年齡、教育程度、職位及工作時間等,以及企業的背景特征,如企業所處的產業性質(是否高科技)、員工數量等,加入到回歸模型中,之後將待研究的企業家戰略能力因子作為自變量依次進入回歸模型中,采用層次式最小二乘法進行分析。

通過對成長型中小企業和非成長型中小企業分別進行多元回歸分析,結果同樣證明企業家戰略能力(戰略製定能力、戰略執行能力和戰略變革能力)與企業盈利能力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係。不過從回歸結果中發現,對於成長型中小企業來說,企業家戰略製定能力和戰略執行能力是促進企業盈利能力提高的更穩定的因素,而對非成長型中小企業而言,企業家戰略執行能力的增強更能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