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英語學習策略使用特點及發展趨勢研究
前沿探索
作者:向豔
摘要:英語的學習對於中國學生來說一直是一個挑戰,從小學到大學要經過十幾年的英語學習,而英語的學習對於今後的工作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大學生由於已經積累了小學,中學,高中學習英語的經驗和一定的知識儲備,所以學習會相對輕鬆一些。盡管如此,大學生必須有一個好的英語學習方法和策略才可以更好的將英語融入進自己的生活學習中,簡單說來就是在非英語的環境下用靈活的方法來進行大學英語的學習,今天我們就圍繞大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的使用特點及發展趨勢做一番探討。
關鍵詞:大學英語學習策略;特點及發展趨勢
所謂的學習策略,是指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所使用的對學習有幫助的程序、方法、技巧及控製方式,在大學生英語學習中,英語素養越高的學生,應用學習策略的概率就越大,這也就說明,學習策略的發展對於大學生學習英語有很大的幫助,可以說它影響著大學生學習英語的全過程。
1.大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的特點和發展現狀
大學生英語的學習,在某些方麵來說還是存在著很多難題,根據大學生自身不同的特質,周圍的學習環境以及專業的不同,學生們所選擇的學習策略也大不一樣,大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的現狀也影響著今後的發展。
(1)英語學習策略的分類
大學生英語的學習策略大致可以分為幾類,其中以直接策略和間接策略最能被接受。所謂的直接策略是指學生對於學習英語用了一種記憶策略或者是元認知策略,也就是說,學生使用一種背書、背單詞、背題目的這種常用的學習方式來學習英語,而元認知策略則是指用一種推理性的方式學習,在遇到難題或者決定學習某一部分的英語知識時,評估自己是否理解了內容、預計的學習時間或者是怎樣做才可以學得更好等,這些都屬於元認知的範疇,大多數的學生都會使用這樣的方法對自己學習英語的過程進行有效的控製。例如在讀一段英文故事或者作文的時候,遇到了不懂的內容,那麼該用什麼方法去加強理解,如何深刻學習這段文字就是在用元認知策略進行學習,這種學習方法在大學生之間十分常用,可以說大部分的大學生都在使用這樣的方法,它分為計劃、監控、和調節三個策略過程,計劃自己的學習目標,學習時間以及學習進度;警覺自己的理解方法、對材料進行提問,監控自己的考試用時;對於自己的學習進度進行有效調節,當自己監控到自己有不明白,沒有理解透徹的部分,就應該放慢學習進度,進行分節強調性學習,以幫助自己進行更好的吸收知識;
而另外一種學習策略,間接策略則是指,通過情感的抒發和交際策略來進行英語的學習。情感策略是指對客觀事物所產生的態度而引起的心理體驗,循著這種心理體驗來幫助自己的學習和理解,在情感上產生共鳴,也就是說在學習英語時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學習態度和動機,加強自己的自信心和意誌力,通過與周圍人的合作和相互指導,進一步的在英語學習中取得好的成績;而所謂的交際策略則是指,通過交際性的活動來進行英語學習的加強和鍛煉,這種方法在很多中小學英語教學中很常見,例如參加英語角、參加英語故事會活動之類的,而大學生則可以通過為中小學生做英語家教、參加校園英語學報的討論和編製等活動,來對自己所學的英語知識加以理解和鞏固,力求在實踐中掌握書本知識。
(2)與學生的年齡有關,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習策略會有相應改變
根據林崇德在1997年的研究得出,學生在不同階段的學習策略是各不相同的,隨著自身的年齡增長和學識程度的不斷積累,他們會不斷改善自己的學習策略,例如幼兒園到小學三年級的同學,認知度比較低,自身受教育程度也不高,其理解能力語氣年齡成正比,他們多采用的學習策略則是模仿死記硬背型的無策略學習方式,隻是通過一遍一遍的學來加深記憶;而從小學四年級開始,他們就會從原先的無策略學習慢慢的找出自己的學習規律,總結自己的學習方法,例如他們不再隻是讀書,而是選擇了多做題目,不同的題型組成了他們所學的知識框架。;初中生和高中生們都會選擇一種比較輕鬆的係統學習方法,大多數時候他們會因為自己的年齡而選擇不同的學習圈子和合作者,這樣就形成了,由於年齡的不同造成了學習策略也各不相同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