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公安裝備管理創新芻議(3 / 3)

4.建立新裝備追蹤評估機製。對已配備使用的裝備實施追蹤管理,及時反饋意見,及時檢查監督,以利於裝備的再創新再發展。

(四)縮小差異,整合平衡

由於各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不平衡,裝備管理水平差異明顯。我們應力求做到:

1.完善公安裝備配備標準和武器警械等技術標準,形成完善的公安裝備管理標準體係。堅持適用、質優、超前的原則,組成一個功能完好、係統完整和相互補充的有機整體。確保公安裝備管理各警種的均衡發展。

2.充分利用裝備管理信息係統,將公安裝備統一錄入公安裝備管理信息係統,切實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為日常裝備管理、突發事件而快速調運裝備提供第一手資料,確保裝備規範化均衡化管理水平快速提升。

3.加大公安技術裝備投入,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積極與地方科研部門和有關單位合作,采取租賃、合作、分期付款、共同開發等多種形式降低裝備成本,逐步縮小中西部及偏遠地區和發達地區的差距。

4.整合應急裝備管理係統。建立警務保障和應急管理平台,實現應急裝備數據運用計算機網絡實時管理,增強對裝備的可控性和動態管理;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提升應急裝備的應用能力和使用效率。比如,“7.5”事件發生當日,新疆公安廳信息通訊處的同誌駕駛無限圖傳車在現場采集圖像。公安部圖像中心也第一時間把備勤等級提升到紅色,這充分顯現了通信應急裝備的巨大優勢。

通過以上措施,最終達到地區之間、警種之間、部門之間裝備建設和管理的有效平衡,確保公安戰線整體戰鬥力的提升。

五、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國家和社會對裝備工作的高度重視,人民群眾法律安全意識的不斷增強,公安裝備管理工作的任務日趨繁重,這也給公安裝備管理提出了越來越多的新課題。隻有堅持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立足服務基層、指導基層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不斷探索創新中追求裝備工作的進一步提升,達到“保障有力”的工作目標。公安裝備管理工作擔負著保障和服務公安中心工作的重要職責,發揮著保障、服務、聚合、激勵、監督的重要作用。必須按照公安部提出的目標和要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大力抓好服務和保障,紮實推進“三基”工程建設,為公安工作的長遠發展加油助威,增勁助力。公安裝備管理應當按照“配備標準化、使用規範化、分配合理化”的要求,不斷強化和創新發展,以適應社會迅猛發展的要求。總之,公安裝備管理是實施科技強警戰略、全麵提升公安工作和公安隊伍戰鬥力的重要舉措。在當前複雜的國際國內環境下,必須加強公安裝備管理建設,樹立科技武裝裝備的警務理念,建立健全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工作的裝備信息綜合研判協調管理機製,不斷提高發現預警和執法戰鬥以及服務民生的能力,使公安裝備管理真正成為警務改革的助推器、打擊犯罪的重武器、社會治安的風向標和服務民生的堅強後盾!(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參考文獻:

[1]餘淩雲.當前阻礙人民警察執行職務的現狀、成因及對策[J],2007-08

[2]商繼宗.教學方法現代化研究[J],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2.

[3]包桂蘭.警務信息化對策研究[J]北方經濟,2008(4)

[4]劉淑霞.構建公安民警遠程教育訓練模式的思考與探索[J]公安教育 ,2008(2)

[5]何家弘.《公安學論叢》[M]法律出版社,2006.10

[6]劉彥飛.《公安單警裝備戰術手冊》[M]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2

[7]《公安裝備與財務管理實用手冊》.[M]銀聲音像出版社,2004-5

[8]CPS警裝網公安裝備信息化.2011-11-28 2011-12-26

[9]法製網.第六屆中國國際警用裝備博覽會.2012-05-24

[10]中國行業研究網.中國應急管理,2011-10-8 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