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公安裝備管理創新芻議(2 / 3)

3.缺乏與時俱進。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警用裝備管理創新性方麵還存在一定差異。裝備的科研生產、製造與實際使用脫節比較嚴重,裝備未能發揮最佳效能。配置和管理上未形成係列化。

4.缺乏整合平衡。長期以來,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造成了警用裝備水平的差異。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少數公安機關的某些警用裝備的水平,已經與歐美發達國家相差無幾。然而,中西部經濟發達地區的警用裝備仍然相當落後。裝備在種類配備上也不夠合理,各項目投入不均衡,片麵追求公安裝備的高精尖。

四、加強公安裝備管理工作的創新對策

近年來,在各級黨政機關、社會各界的積極努力下,公安裝備管理取得了較大發展。“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公安裝備管理是一項係統工程,必須遵循規律,科學實施。針對以上方麵的問題,我們需要找準症結,對症下藥,建規劃、建隊伍、建機製;求規範、求創新、求合力,以求公安裝備管理工作的持續創新科學全麵可持續發展。

(一)解放思想,更新觀念

新時期的公安裝備管理工作要求必須積極適應新形勢的發展,轉變和調整管理理念。

1.樹立創新觀念。挖掘發揮裝備效能增長點,要從“老路子”、“土法子”等傳統經驗型管理和思維定勢中跳出來,努力實現裝備管理工作由經驗型管理向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管理轉變。

2.樹立全局觀念。拓展裝備管理和服務保障範圍,做好公安裝備的發展規劃、選型采購、管理維護、檢修驗收、更新報廢等工作,保障公安裝備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規範化管理軌道。

3.樹立法製觀念。加強“法律法規、相關規範”的學習,做到依法用裝,依法護裝,推進裝備管理工作的健康發展。

4.樹立文化觀念。要營造一個人性化、規範化、科學化的良性文化氛圍,構建文化育人場景,真正實現公安裝備為公安工作服務的目標。

(二)科學規劃,製度強化

由於觀念和客觀條件的製約,公安裝備不同程度地存在閑置浪費、不善管理的現象。對此,要采取有效措施,使公安裝備的價值最大化最優化。

1.加強完善裝備管理製度,確保裝備規範有序。製定科學的裝備管理、使用、維護、人為損壞等各項管理製度,落實好“統一領導、歸口管理、分級負責、責任到人”、“誰使用、誰保管、誰損失、誰負責”的責任製。

2.對公安裝備要進行全係統、全過程的管理,包括對公安裝備的發展規劃、配備標準、采購使用、維護保養以及固定資產登記、轉移等一係列活動的管理。從根本上解決“誰來管、管什麼”的問題,真正將公安裝備管理工作落到實處。

3.建立職責明確、相互協調、廉潔高效的裝備管理機製。在裝備保障機製和服務方式上打破過去那種統包統攬的格局和模式,通過節約挖潛、科學管理、改進機製等方法和途徑,整合裝備資源,盤活閑置設備,最大限度挖掘裝備的使用效能,提高經濟效益。

(三)創新驅動,與時俱新

公安機關應當立足國際裝備技術發展的前沿,密切關注國際先進技術的發展動態,提高公安裝備的各項技術指標,結合工作實際,努力增強我國公安裝備科研開發與轉化的創新能力。

1.裝備科研工作者要盡快開發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要與部門、院校開展合作,努力引領公安裝備新方向。去年底,濟南市公安局與浪潮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這是全國首個大規模正式啟用的“公安雲計算中心”,它以指揮、刑偵、治安、戶政等各公安業務應用為重,全力打造了一個麵向公安警務應用的行業雲典範。

2.公安裝備管理要準確把握科技信息化發展的新趨勢,最大限度地發揮信息科技在打擊犯罪、社會管理、服務群眾等方麵的綜合效能,全麵提升了公安工作的現代化水平。比如,青島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門研發出5種智能化辦證設備,為群眾辦理證件效率提高80%,是實現公安裝備管理現代化的典範。

3.加強新裝備的培訓。舉辦新技術及應急裝備使用和管理培訓班,聘請業務專家對新裝備的特性、維護原理及應用實戰等注意事項進行詮釋,以發揮新裝備在實戰中的實效。比如,目前很多單位建立了多類GPS係統,以促使GPS係統在公安信息化建設中發揮更為突出的作用。今後,GPS係統在公安領域的發展前景廣闊。一是和物聯網係統結合實現室內和室外一體化定位。二是和視頻監控結合實現全麵防控係統。三是和手機平台結合實現即時調度。這些先進的技術都是要不斷學習和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