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級財務會計教學設計(1 / 2)

中級財務會計教學設計

會計審計

作者:張曉琴

摘要:中級財務會計是一門應用型非常強的學科,其發展不僅需要理論知識的完善,而且需要理論知識與實務工作相結合。要求教學中理論聯係實際,注重培養理論與實踐的雙優人才,提高學生財務會計社會實踐的能力,培養和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自我創新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關鍵詞:中級財務會計;學生;教學設計

中級財務會計是對會計學專業財務會計報告的編製與分析,具體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會計報表附等。財務會計教學改革的重要原則和基本目標是,不僅要向學生傳授財務會計理論和財務會計方法,而且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應用財務會計理論和方法來解決財務會計實務問題的能力。

一、課程的內容體係及教學要求

中級財務會計的主要課程內容是以財務會計的目標為導向、以對外報告的會計信息生成為主線、以四項會計假設為前提、以六大會計要素為結構,在闡述財務會計目標、特征的基礎上,對六大會計要素的核算方法進行詳細說明,最後又以財務會計報告為總結。針對中級財務會計課程的性質和特點,需要通過2個層次來了解和掌握該課程教學內容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技能的教學要求。這樣在課堂上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和現代化的教學媒體讓教學內容豐富多彩,精彩生動,讓學生都可以掌握財務會計的基本理論知識,運用財務會計的基本方法處理工作中的一般財務會計問題,讓大家學生學到實用的知識。

二、教學設計

1.現代教育理念在教學中的應用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根據教學大綱內容,調整教學課時,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研究性、探究性、協作式和情景式學習等現代教育理念,充實教學內容。比如,在授課老師講完某個專題後,建議學生查找相關的資料,並找出一篇感興趣的閱讀,寫一篇讀後感受,在下次的課堂上同大家交流探討,共同學習成長。深刻體會財務會計不僅僅是一個企業管理的微觀問題,而且是一個社會問題,更是國家或地區利益博弈的結果。

2.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並重

由於財務會計課程中的內容都有很強的操作性,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後都可以通過實驗、模擬等環節加強對理論知識的鞏固。一方麵,學生可以在學校內的會計模擬實驗室、會計信息實驗室進行訓練,另一方麵還可以同一些企業、單位等的財務部門進行合作,給學生們提供可以操作的場地。通過這些實踐,可以培養學生們的操作實務能力,提高學生們的創新能力。在精品課程上,讓講課老師親自設計實際教學內容,主要通過一下步驟:第一要明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目標,包括核心能力的培養和基本能力的培養,各有側重。第二,對教學環節中的內容進行總體設計與實驗,把學生的培養目標進行細分,明確教學任務,做好教學規劃,並對每一環節做好評估。從而改變目前國內各高校對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環節普遍重視不夠,特別是對各門課程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如何統一配置教學資源缺乏係統性研究,重複實踐與潰漏現象嚴重,培養目標不清晰,對實踐教學效果無科學的考核評價指標體係的現狀。同時還應開設綜合性、創新性實驗和研究型課程,鼓勵本科生參與科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