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級財務會計教學設計(2 / 2)

3.記憶、理解和練習相結合

先記憶後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通過練習強化記憶。記憶應以會計概念為中心,以課前預習和課後複習為主;理解以課堂學習為主,邊聽、邊想、多問。在練習方麵,主要是指做作業,包括實訓教材上的作業和練習冊上的作業,通過多練、反複練加深對理論和實務的認識。 4.學習新課與複習舊課相結合

企業經濟業務的特點決定了中級財務會計課程內容(章節)之間的關聯性。通過新課和舊課的結合,學生可實現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加強會計實踐案例的分析,使學生更多地接觸實際問題,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自編習題庫,便於學生有針對性地加強學習內容的訓練與消化。實現會計學培養創新人才的教育目標。

4.考核與評價

本課程的考核分為形成性考核與期末考試兩部分。在教學評價中,不僅僅是以學生的最後閉卷考試作為學習效果的評價依據,而且根據學生平時的學習心得、課堂發言、小組討論、課程實驗等成績進行綜合評價。如此,促使學生學習做到“五個一樣”:即平時學習與期末複習一個樣,課堂討論與教師講授一個樣,重視教材與其它資料一個樣,學習理論與學習方法一個樣,課堂學習與課程實驗一個樣。注重培養學生既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又有熟練的操作技能。構建財務會計理論、財務會計準則、財務會計實務三者有機結合的超穩定“三角式”教學平台。

6.教材內容與新的財務會計規範相結合。近年來,我國的財務會計一直在不斷的改革的發展。財務會計的特點之一是有一套係統的規範體係,我國會計規範的變化,必然會影響財務會計的核算方法。因此,要學好這門課程,無疑應先紮實掌握教材內容,但僅限於教材內容是不夠的,還要關注財務會計改革、尤其是財務會計規範方麵的變化。(作者單位:黃岡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何建華.談西部高校《財務會計》精品課程的建設,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