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問題探討
會計審計
作者:劉媛媛
摘要:目前我國已經有一些企業開始嚐試實行環境會計,進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但是仍為數不多。本文首先提出了我國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然後分析了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最後提出完善我國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建議。
關鍵詞:會計信息披露;股權分散化;股權集中度
0.引言
從1980年聯合國會議首先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可持續發展理論已經從以前的一個概念發展成為全球被所有領域承認且普遍推廣的實際理論。在持續發展思想的指導下又出現了循環經濟發展理念,而且在後經濟危機時代背景中出現的[1]。然而,環境會計作為一門剛出現的學科,在加強資源環境管理以及推動循環經濟發展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越來越被全世界所注意。近些年來中國政府一直非常重視環境的保護,建議構建和諧的社會主義社會。通過大概十多年努力,中國目前走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已經得到了非常耀眼的成就[2]。
1.我國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一、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企業數量較少
根據一些統計數據來分析,中國上市公司裏隻有30%前後的公司披露環境會計信息,並隻是披露一小部分環境會計信息。跟其他行業比較來看,重汙染企業例如印刷造紙、生物製藥燃料、煤礦等企業,披露的環境會計信息比例很高,一般可到50%-80%,表現了這種企業更加重視環境會計信息;信息技術業的信息披露比例為最小的,在05年是0%,06年也僅僅是3.23%。針對這麼懸殊的對比可知,目前中國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企業一般主要是重汙染行業,而行業的整體針對於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重視度依舊不是很高[3]。
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目標過於狹隘
當前環境會計信息最多的使用者是中國政府部門,比較其他的投資者以及金融機構等會計報表利用者使用率要高很多。其中最主要原因是因為當前環境會計信息服務的對象為了整治環境汙染,導致環境會計信息的出現隻是為了進行統計,並沒有發揮境會計信息在經濟上的作用,從而本末倒置[4]。所以由於隻有政府部門才是企業的會計報表使用者,因此其他使用者針對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需求則容易被省略,由於企業在披露的環境會計信息的不完整從而導致披露對象存在狹義,導致不能夠實現環境會計信息所有的信息價值。
三、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形式不單一
目前為止中國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形式不單一,沒有統一的標準。一般來說,披露的主要形式一般有在內部工作會議記錄以及上市公司的招股說明書中做的文字表述,環境會計信息並不是一個公眾的資源[5],而僅僅被當作成作為企業裏麵的信息。因此單一的用文字性說明來披露環境會計信息,不能準確的表示一係列環境技術與貨幣指標之間的關係。
2.我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通過闡述上麵中國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一些問題,我們能夠發現很多問題出現的原因在於一方麵會計準則、法律法規以及有關監管部門對企業如何披露環境以及是否披露會計信息沒有強硬製約;另一方麵,應為披露獎勵體製不健全,企業本身缺少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積極性;最後債權人、股東、政府以及社會公眾這些利益相關者針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需求明顯不夠;加上中國環境會計製度在核算以及計算技術裏比較落後,缺少依靠性和比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