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鄉鎮行政單位會計(1)(2 / 3)

鄉鎮行政單位應設置“現金日記賬”,由出納人員根據收付款憑證,按照業務的發生順序逐筆登記。每日業務終了,應計算當日的現金收入合計數、現金支出合計數和結餘數,並將結餘數與實際庫存數核對,做到賬款相符。

鄉鎮行政單位的現金按照實際收入和支出數額記賬。

(二)銀行存款的核算

銀行存款是指鄉鎮行政單位存放在銀行或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貨幣資金。鄉鎮行政單位根據“銀行存款”會計科目設置“銀行存款”總賬賬戶,核算鄉鎮行政單位存人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的各種款項。該科目屬於資產類,其借方反映單位將款項存入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數,貸方反映單位將款項從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提取或轉出數,本科目的期末借方餘額反映鄉鎮行政單位銀行存款的結餘數額。

鄉鎮行政單位必須嚴格銀行存款的開戶管理,禁止多頭開戶。預算經費應由財務部門統一在同級財政部門或上級主管部門指定的國家銀行開戶,不得自行轉移資金。

鄉鎮行政單位應按開戶銀行、存款種類等,分別設置“銀行存款日記賬”。南出納人員根據收付款憑證,按照業務的發生順序逐筆登記,每日終了應結出餘額。“銀行存款日記賬”應定期與銀行對賬,至少每月核對一次。月份終了,行政單位賬麵結餘與銀行對賬單餘額之間如有差額,應逐筆查明原因,分別情況進行處理。屬於未達賬項,應按月編製“銀行存款餘額調節表”,調節相符。

(三)有價證券的核算

有價證券是由國家證券發行部門依照法定程序發行的,約定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信用憑證。

鄉鎮行政單位根據“有價證券”會計科目設置“有價證券”總賬賬戶,核算鄉鎮行政單位用結餘資金購買的國債。該科目屬於資產類,借方登記購入的各種有價證券的實際成本,貸方登記出售有價證券或到期收回有價證券的成本,期末借方餘額反映尚未兌付的有價證券本金數。

鄉鎮行政單位的有價證券按取得時的實際成本記賬。購入的有價證券應作為貨幣資金妥善保管,做到賬券相符。當期有價證券的利息以及轉讓有價證券取得的收入與其賬麵成本的差額,記人當期收入。

(四)暫付款的核算

暫付款是鄉鎮行政單位在業務活動中與其他單位、所屬單位或本單位職工發生的臨時性待結算款項。

鄉鎮行政單位根據“暫付款”會計科目設置“暫付款”總賬賬戶,核算單位臨時發生的暫付或待核銷的結算款項。該科目屬於資產類,其借方登記暫付款的增加數,貸方登記結算收回或核銷轉列支出數,期末借方餘額反映尚待結算的暫付款累計數。暫付款按實際發生數額記賬。年終應盡量結清,確實無法結清的應結轉下年。

本科目應按債務單位或個人名稱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

鄉鎮行政單位對暫付款業務要嚴格控製,健全手續,及時清理。屬於臨時性往來借(欠)款要及時結算,不得長期掛賬。

(五)庫存材料的核算

庫存材料是指鄉鎮行政單位大宗購買進入庫存,並陸續耗用的行政用物資材料。

庫存材料應按實際耗用數列支。辦公用品數量不大,隨買隨用的,按購人數直接列為支出。

鄉鎮行政單位根據“庫存材料”會計科目設置“庫存材料”總賬賬戶,核算單位購入需進行庫存管理的材料庫存數。該科目屬於資產類,其借方登記庫存材料的實際成本,貸方登記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期末借方餘額反映庫存材料的實際成本。

鄉鎮行政單位的庫存材料每年至少應當清點一次。如發生盤虧、盤盈,應當查明原因,屬於正常的情況,作為增加或減少當期支出處理。庫存材料變價處理,作恢複存款處理。變價發生損溢,相應增減當期支出。材料采購、運輸過程中發生的差旅費、運雜費等不計入庫存材料價格,直接列入有關支出科目核算。

鄉鎮行政單位應按庫存材料的類別、品種等有關項目設置明細賬,並根據庫存材料入庫、出庫單逐筆登記。

(六)零餘額賬戶用款額度的核算

“零餘額賬戶用款額度”科目用於核算實施國庫管理製度改革的預算單位在財政下達授權支付額度內辦理的授權支付業務。本科目借方,記錄收到財政下達的授權支付額度;本科目貸方,記錄授權支付的支出數。

鄉鎮行政單位根據財政資金授權支付額度通知書,收到財政下達的授權支付額度時,其會計分錄為:

四、固定資產的核算

(一)同定資產的劃分標準

固定資產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單位價值在規定標準以上,並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來物質形態的資產。包括房屋及建築物、專用設備、一般設備、文物和陳列品、圖書、其他同定資產。一般設備單位價值在500元以上,專用設備單位價值在800元以上,作為固定資產管理。單價雖然未達到規定標準,但使用時間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類物資,應作為固定資產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