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鄉鎮會計基礎知識(2)(2 / 3)

(1)預算類會計科目的級次

預算類會計科目的級次一般分為:至七級,一、二級科目按照預算會計製度設置,三級以下科目按照《政府收支分類科目》中的支出功能分類和支出經濟分類的“類”、“款”級科目設置。在會計核算中,通常將一級科目稱為總賬科目,其他為明細科目。設置二級科目的好處是便於對賬、查賬,未實行國庫集中收付的單位不設二級科目。明細科目的設置雖然很複雜,但從明細科目能夠清晰地反映每筆收支的具體情況,因而能更好地滿足預算管理的要求。下麵以行政單位會計科目中的“經費支出”科目為例。

與企業類會計明細科目設置不同的是,預算類會計明細科目的設置必須嚴格按照財政部每年製定的《政府收支分類科目》設置、調整,不能擅自增減、變動。

(2)企業類會計科目的級次

企業類會計科目總體上分為兩級,第一級為總分類科目,第二級為明細分類科目。

需要注意的是,在《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製度》會計科目使用說明中,有的規定了需要設置的明細分類科目,有的則未作規定。對於這種情況,應南各單位根據需要自行設置。

通常,各單位可根據實際需要再分為二級、級乃至四級明細科目。總之,在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科目中,一級科目均南財政部統一製定,明細分類科目的設置則有較大的靈活性。按照本單位管理要求設置明細科目,也正是企業類會計與預算類會計在科目設置上最明顯的區別。以下舉例說明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科目的級次。

(二)會計賬戶

會計賬戶是具有一定格式和結構,用於分類反映會計要素增減變動情況及其結果的載體。會計賬戶是提供會計信息的重要工具,設置會計賬戶是會計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實際工作中,會計賬戶根據會計科目開設。會計賬戶按照總分類科目開設的稱為總分類賬戶,按照明細科目開設的稱為明細分類賬戶。與其他會計核算方法相比.會計賬戶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具有以下特點:

1.連續性

為了使會計信息使用者及時取得有關會計信息,會計人員需要人為地將企業持續不斷的經營活動劃分為若幹相等的會計期間。會計賬戶在反映會計信息時,通過期初餘額與期末餘額的結轉,將每個會計期間的會計信息有效地聯結在一起,形成連續的會計信息。

2.實用性

對於會計信息使用者來講,會計對象或會計要素的概念非常抽象、概括,但會計賬戶卻非常具體。因為會計賬戶是將會計要素進行科學分類後,將不同類別的會計信息分別反映在每個具體的會計賬戶中,使會計信息使用者能夠通過會計賬戶所反映的會計信息進行分析、決策。

3.係統性

會計賬戶是以會計要素為基礎,以會計科目為規範建立起會計信息係統。因此,通過會計賬戶能夠全麵反映會計要素體係的增減變化情況,係統而全麵地反映會計信息。

(三:)會計賬戶的結構

1.會計賬戶的基本要素

會計賬戶是用來記錄會計要素增減變化的載體。為了適應不同類型經濟業務的反映要求,人類在長期的社會生產實踐中,發明、總結出多種多樣的賬戶的格式和登記方法。但無論采用哪一種格式,每一個會計賬戶都應包含以下基本要素:

(1)賬戶名稱。賬戶名稱是每個會計賬戶區別於其他會計賬戶最典型的特征,它集中體現了每個賬戶反映的核算內容。每一個賬戶都有其特定的核算內容,隻能對某項特定經濟業務中某一方麵的會計數據進行分類記錄,隻從某一個側麵來反映會計要素的變化過程及其結果,一般不能用其他賬戶來替代。正凶如此,每個賬戶才具有區別於其他賬戶的特征。

(2)賬戶方向。隨著經濟業務的發生,會計要素在數量上呈現出增減變化,並相應產生變化結果。在複式記賬法下,用來分類記錄經濟業務的賬戶也相應分為兩個基本部分,一方登記增加額,另一方登記減少額。為便於學習,以下內容將用“工”形賬戶講解賬戶的基本結構,並將賬戶的方向分為左方和右方。

(3)發生額。指經濟業務發生時引起有關賬戶變動的金額,包括本期增加發生額和本期減少的發生額。賬戶哪一方登記增加發生額,哪一方登記減少發生額,餘額在哪一方,取決於記賬方法和賬戶所反映的經濟內容。

(4)餘額。指經濟業務所屬會計期間的某個特定會計賬戶的結餘數。南於會計賬戶記錄的連續性,各會計期間的賬戶餘額按其所處會計期間的期初和期末分為期初餘額和期末餘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