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鄉鎮會計基礎知識(2)(1 / 3)

收入是會計主體在業務活動中依法取得的非償還性資金。

支出是會計主體按照批準的預算發生的各種資產耗費和損失。

其中,資產、負債和淨資產反映會計主體在某一特定日期預算資金狀況,是編製資產負債表的基礎,稱為資產負債表要素,也稱為靜態會計要素;收入和支出反映會計主體在行政事務活動中發生的收支情況,是編製收入支出表的基礎,稱為收入支出表要素,也稱為動態會計要素。

鄉鎮會計中的總預算會計、行政單位會計、事業單位會計的會計要素均屬此種類型。

(二)企業類會計要素

鄉鎮會計企業類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支出和收益六大類。

資產是指因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並南村集體經濟組織擁有或控製的資源,該資源預期會給村集體經濟組織帶來經濟利益。

負債是指因過去的交易或事項而形成的現時義務,該義務是村集體經濟組織承擔的能以貨幣計量、需要以資產或勞務償付的債務,履行該義務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村集體經濟組織。

所有者權益是指所有者在村集體經濟組織資產中享有的經濟利益,即對村集體經濟組織淨資產的所有權。淨資產是全部資產減去全部負債後的餘額。所有者權益包括資本、公積公益金和未分配收益。

收入是村集體經濟組織在一定會計期間內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人,包括經營性收入和非經營性收入兩類。

支出是指村集體經濟組織在一定會計期間內發生的各種經濟利益的總流出,分為經營性支出和非經營性支出。經營性支出包括經營支出和管理費用,非經營性支出是指其他支出。

收益是指村集體經濟組織在一定會計期間內的經營成果,是當年實現的全部收入扣除全部支出後的餘額,包括投資收益、經營收益、本年收益。

其中,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反映會計主體在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是編製資產負債表的基礎,稱為資產負債表要素,也稱為靜態會計要素;收入、支出和收益反映會計主體在一定會計期間經營成果,是編製收益及收益分配表的基礎,所以稱為收益分配表要素,也稱為動態會計要素。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要素屬此種類型。

二、會計等式

會計等式,也稱會計平衡公式,或會計方程式,它是對各會計要素的內在經濟關係利用數學公式所作的概括表達,是複式記賬、試算平衡和編製會計報表的理論依據。

會計等式反映各會計要素之間的相互關係。反映靜態會計要素之間關係的會計等式稱為靜態會計等式,反映動態會計要素之間關係的會計等式稱為動態會計等式,既反映靜態會計要素又同時反映動態會計要素的等式稱為綜合會計等式。

(一)靜態會計等式

1.預算類要素靜態會計等式

等式1、資產=負債+淨資產

等式2、資產-負債=淨資產

2.企業類要素靜態會計等式

等式3、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等式4、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二)動態會計等式

1.預算類要素動態會計等式

等式5、收入-支出=結餘

2.企業類要素動態會計等式

等式6、收入—支出=收益

(三)綜合會計等式

1.預算類要素綜合會計等式

等式7、資產+支出=負債+淨資產+收入

2.企業類要素綜合會計等式

等式8、資產+支出二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

三、會計科目與會計賬戶

(一)會計科目

1.鄉鎮會計科目體係

會計科目是指對會計要素的內容進行具體分類的標誌或項目,是對會計賬戶的名稱、核算內容、設置方法等進行具體要求的規範。設置會計科目是會計核算的基礎。各單位進行會計核算時,必須根據會計科目設置會計賬戶。所以,會計科目既有分類的含義,又有賬戶名稱的含義。

鄉鎮會計包括鄉鎮總預算會計、行政單位會計、事業單位會計和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因此,在鄉鎮會計核算中,其會計科目體係包括鄉鎮總預算會計科目、行政單位會計科目、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科目。鄉鎮會計使用的會計科目均南財政部統一製定的,具體包括《財政總預算會計製度》《行政單位會計製度》《事業單位會計製度》《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製度》。

2.會計科目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