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偷“反腐” 虛實之間(1 / 2)

小偷“反腐” 虛實之間

人物聚焦

作者:岸石

貪官受到查處,成了當今人們經常關注的新聞。有幾起貪汙腐敗案件和小偷扯上了關係,令人感覺有點滑稽。小偷到當官的辦公室或者住所,偷到了大量財物。小偷被抓,交代出贓物來源,引來腐敗案發。專偷辦公室的女賊唐水燕可算得上一個代表人物。她從2006年到2014年,去過河南、山東、江蘇、浙江、貴州等地,進入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企業辦公樓,盜竊名貴酒煙、購物卡、珠寶玉器和貴重藥材。不少贓物她得手後就變賣為現金。

小偷盜竊了他人財物,而這個財物屬於當官的,由此引來輿論和紀檢、司法機關關注,接下來立案查處,貪官服法,於是人心大快。人們對小偷也有了點讚賞之情,有人還發明了“小偷反腐”的說法。唐水燕專偷辦公室,有點劫“腐”濟貧的味道,有網民稱唐水燕為“俠盜”。唐水燕也挺會順竿爬的,接受記者采訪時,講的話夠雷人:“我隻偷貪官,他們一樣是偷。”塗上了反腐的脂粉,女賊也有了些容光,可又令人迷惑。貪官是違法亂紀的人,小偷也是,都屬於危害社會的一類。偷了貪官,小偷是否就參與了“反腐”?這是值得深入分析的問題。

專偷官員有“門道”

唐水燕的偷竊生涯始於2006年春,那時她是個打工妹,在廣東東莞的一家鞋廠上班,她的工作是給鞋上膠。流水線上的單調動作,勞累而乏味。一次,她在公交車上結識了一個女人,自稱麗姐。這個麗姐是一個盜竊團夥的人,有意拉唐水燕入夥。她說帶唐水燕出去散散心。唐水燕向工廠請了假,瞞著一起幹活兒的親友,跟麗姐來到山東濰坊。一天中午,麗姐帶著唐水燕進入一個機關大院,走到九樓。午休時間,走廊上一個人都沒有。麗姐用一個塑料片捅開了一個房間的門鎖。屋裏的東西令唐水燕大開眼界:櫃子裏的香煙、禮品,抽屜裏的紀念幣,簡直是堆積如山。麗姐找來了編織袋,兩個人拚命往裏裝東西。提著大包小裹走出樓門,竟然無人過問,唐水燕緊張的心放下了。她們將偷來的東西變賣,得到15萬元,唐水燕分得5萬。這可是一個“大甜頭”,她打工一年也掙不了這麼多。

唐水燕從此走上了好逸惡勞、偷雞摸狗的邪路。在盜竊團夥教唆下,專找當官的辦公室偷,唐水燕越偷越有門道。大機關、大單位保安森嚴,領導辦公室讓人望而生畏,但熟悉了門道,抓住其鬆懈之處,也能大大方方進出。唐水燕進過一家銀行行長的辦公室,把可拿走的物品裝滿了袋子,覺得還不滿足,又去了隔壁副行長的辦公室,但這裏可拿的不多,隻拿了兩條煙。唐水燕再回到行長辦公室,正要拎袋子走人,忽然聽到開門聲,行長進來了。行長驚問你是誰,唐水燕靈機一動,說是公司老總讓她送東西來的,她把副行長的煙送給了行長,趕緊溜了出去。這樣的化險為夷,顯示出唐水燕的小聰明,也熟悉了官場的一些路數。她辦了假身份證,進入辦公樓大大方方登記。上了樓,專找門上沒牌子,門口有地毯的房間。事先踩點,記住單位領導的名字和長相,以備碰到領導時好應付。

唐水燕她們還了解到一個秘密,當官的丟了錢物,很多人不願意報案。偷有權的官,反倒更安全。俗話說賊偷方便,有了這些路子,唐水燕漸漸成了辦公室的“專偷”。2009年8月,早被警方盯上的唐水燕在杭州被捕。警方初步查清其在多地作案13起,涉案價值70多萬元。唐水燕被捕後被監視居住時又逃脫,2014年5月,被警方追捕歸案。因唐水燕剛生了孩子,尚在哺乳期,得以取保候審。

小偷作案的核心事實是偷了什麼,屬於誰的。說到動機,無非是占為己有。至於產生什麼社會影響,並不是小偷所關心的。如果著眼於政治、社會影響去偷什麼,那就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小偷了。通覽唐水燕的犯罪事實,也就是通常的盜竊,隻是盜竊的地點和財物的所有人有點特色而已。偷竊的手法也是圍繞怎樣得手而又不被發現,“反腐”的說法並沒有多少實在的根據,起碼不屬於案件的核心事實。

偷盜和反腐的交集

唐水燕專偷機關辦公室,偷竊得到的贓物有的後來認定為原屬於貪汙受賄的贓物。贓物經過易手,性質還是贓物,但貪官和小偷卻因此有了交集,產生了挺複雜的關係。

小偷被繩之以法,交代罪行時,涉及從官員辦公室、住所盜竊財物,有的數額巨大,與官員收入明顯不符;有的物品顯然不是出於需要購買,而官員又難以說清其合法來源。有了這樣的情形,小偷落網,很可能牽出貪官。這類案件早已有之,並不很新鮮。官員一般是中等收入以上的人群,小偷也會光顧他們。貪腐的官員把違法所得放在私人的空間,小偷潛入這類空間,拿走贓物,不但使貪官蒙受財物損失,偷竊案還可能牽出腐敗案。這在揭露腐敗方麵確實有獨到之處,但這隻是案情的牽連,不應該把一種罪行當成貢獻。是非不能混淆,盜竊案發生了,有時可作為偵破貪汙受賄案的有利條件,但反腐敗決不能把小偷也當成積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