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職場,競爭如此殘酷,必須要保持永遠的危機意識。別以為自己是資深員工,擁有豐富的經驗,就可以對自己放鬆要求了,就可高枕無憂了。
俗話說:“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若將此言用在職場上一點也不為過。但是很多工作經驗豐富,資曆老的員工根本意識不到這點,而是常倚老賣老、妄自尊大。結果呢,當這些人還沉迷於昔日的輝煌戰果時,他們的位子可能已經岌岌可危了。
前些年,我們流行說“誰動了我的……”的句式,而今則盛行“別拿……太當回事……”的話語。要是套用此句式,我想對那些在職場中摸爬滾打多年的以為自己因此可高枕無憂的老員工說一句,別拿自己太當回事。
這並非是對員工的輕視,而是想告誡那些倚老賣老的員工,要擺正自己的位置,不要躺在資曆薄上睡大覺,要知道,裁員的風波隨時都有可能涉及到你。
2008年,“深圳華為公司補償10億元鼓勵7000員工先辭職再競聘上崗”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是受經濟危機的影響,整合人力資源也好,還是諸如某些媒體所報道的意圖“辭職再聘”,進而將“長約”員工轉成了“短約”員工也罷,都是對員工的考驗和挑戰。
華為一事讓我們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產生一些緊迫的危機感。暫且不論華為此舉的公道與否,從員工角度來看,任何工作都是不穩定的,即使你工作能力很強,學曆高深,但是你絕不可高枕無憂。那些老員工,尤其是開始跟著老板創業至今的員工,固然在公司工作時間長、資曆老、了解公司情況、做事駕輕就熟,是公司的資源與財富,若不求上進,也會被淘汰。譬如聯想倡導不唯資曆,唯能力:所有的員工都要通過直接的對自己的崗位目標負責,而保證公司整體目標的達成,在這一點上是沒有新老員工之分的。
在我們的周圍,很多人就業後便喪失了找工作時的闖勁,在工作中不再主動學習新知識,墨守成規,結果業績一日不如一日,加上年齡的增大,看問題的局限性,常不能輕鬆地完成工作任務。這樣的員工若不及時為自己充電,就會遠遠落在時代的後麵,而自己渾然不知。為什麼非要等到嚴峻時刻的來臨才會警醒呢?
今天的你如果工作不努力,明天的你將會努力找工作。這絕非是危言聳聽。近兩年,隨著畢業生的劇增,以及經濟危機的影響,很多人可能麵臨待業和失業的窘境。畢竟,就業情勢一年比一年嚴峻,這可是一個很殘酷的卻不得不麵對的事實。因而,對於那些資深的員工而言,要端正思想,不僅要努力工作,把現在的做好,更應該花些時間出來為自己充電。
對於員工,相信每個人都不完全是為了錢而工作,對公司的付出也不會以得到的薪水為惟一標準。如果你不想被甩在時代的後麵,就要從現在做起,學會從工作中掠得更多薪水之外的收獲:
1.學習:一個多年在一個企業而得不到進步的人,就等於自動降薪,技能的有效期越來越短,所有高薪者若不學習,無須5年就會變成低薪!人才處於不斷折舊中,而學習是防止人才折舊的最好方法。
2.發展:在同一職位上停滯太久絕非好事,但一段時間的停留或許也是一種增值方式。假如你從事業務三四年了,總是在做同一種工作,就要好好反思一下了。因為同一個企業內,在同一職位徘徊兩年以上就是一種低級重複,一種貶值。若是憑業績不能晉升到高職位的話,那你也要倍加努力,力爭在同等職務中脫穎而出。
3.創新:很多人在工作時偷奸耍滑,得過且過地混日子。其實,這不僅是對公司的不負責,也對自身很不利。工作的過程能讓人收獲很多,永遠地主動工作,永遠積極地嚐試新的方法解決問題,會讓你保持高度的工作熱情,並逐漸感到自身的價值以及工作的快樂。當然這些人有更多的加班和辛苦,做的事多了難免有疏漏,運氣不好還會招來非議甚至不公平的對待,但他們的職位、薪資、能力的提升一定是最快的。因為他們的工作曆程中有更多磨練、更多的學習機會,他們的經曆有更多含金量。
4、磨練:老員工要高度要求自己,不斷接受新的任務,一點點將難度加大,以便日後去做一些不同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對工作進行改進,擴大工作範圍。
所有成功的打工者,都有一個共性,就是在工作中不斷充實自我,完善自我,要是因為資曆深厚就停滯不前,那麼,你將永遠給別人打工。因為你自己不謀求更大的發展,不注重在工作中學習,這樣的人怎能得到重用呢?隻有學習,才能使自己的經曆有更多的含金量,也為自己奠定了邁向更高台階的基礎。而一味地倚老賣老隻能將自己引向毀滅的道路。
孟子曾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想,將這句話用在那些老員工身上是再好不過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