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識經濟時代,對你的職業生涯而言,知識就像鮮奶,紙盒上貼著有效日期,如果時間到了,你還不更新所有的知識,你的職業生涯很快就會爛掉。
現代職場如戰場,工作不穩定是常態。作為一個員工,若滿足自己現有的知識和業績,不繼續充電,不再追求成長,將是一件很危險的事。一個人不思進取,靠吃老本、守攤子,就必然知識老化,觀念陳舊,科技落後,管理滯後,無以創新,這樣的人在公司裏變得越來越沒有價值,很快就會落在時代的後麵,而落後就被動,就要挨打,那將麵臨迅速被淘汰的危險。
很多人在本科畢業、碩士畢業、博士畢業以後就以為自己的知識已經儲備全了,足夠去應付新科技中的風風雨雨,但是我們的知識,也會折舊貶值,乃至過時。在這種信息爆炸時代,知識的更新率呈幾何級數增長。有研究表明:本科生大學所學知識3年內會淘汰一半,碩士5年也會淘汰很多。
此外,由於信息技術日新月異,一日千裏,很多朝陽行業也處於不斷的發展和變革中。企業隨著市場和時代的更新在迅速變革,而員工的自我更新也需加快,不管你有多高深的學問和過人的本領,都要重視繼續教育。不要說不學,就是不認真學都難以跟上時代的步伐,結果會出現“江郎才盡”的局麵。
作為一名員工,要想維持或拓展自己的業績和競爭力,必須有勇氣和毅力接受新事物新觀點,時常準備有必要的歸零心態,積極學習。要知道,靠“吃老本”絕非長久之計,掌握過硬本領是自身成長成才的客觀需要。我們應該自覺把學習作為一種追求、一種責任和一種境界,牢固確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樹立“今天的努力,明天的能力”的思想觀念,通過多種途經和多種形式進行學習。否則,不創新,沒後勁,吃老本,說不定哪一天連老本也保不住。
任何時候,隻要你一滿足,就等於向自己發出一條“停止前進”的命令!有許多聰明人就是在這方麵栽跟頭。
陳明是某大型企業的首席信息官。在沒有做到這個位子之前,他終日辛苦,賣命地工作,並且創造了傲人的業績,因而在工作一年後被破格提拔為策劃部經理,第二年被提拔為首席信息官。
當上首席信息官後,陳明有些飄飄然了,他的薪資優厚,公司還專門為其配了部車,租了高檔的公寓,他一下子從一個疲於奔命的打工者變為了企業的精英,而且備受他人讚揚。但是,自此之後,陳明卻鮮有了原先那般工作的幹勁,他最注重的,隻是如何享受現在的高級待遇。
他的一位友人曾偶然問及他的下一步理想是什麼,陳明說:“我對現狀很滿足,這應該是我人生的頂點了吧。我不想再辛辛苦苦去追求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