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從A到B——談輪回中生命體悟(2 / 3)

很多以前關心著的,想去改變的事情,慢慢的變得,即使近在眼前的,卻也視而不見了。而且,突然發覺,原來,自己才是最最需要改變的。那個從小就懂事聽話、性情溫和、勤勞勇敢、奮發有為的光輝形象,越來越暗淡消沉。甚至極端地感覺到自己隻不過是個農民根,擺脫不了因為貧窮而養成的狹隘。如此不堪,想要改變自己卻也無從改起,就好像孔子在宰予晝寢時說他的那樣:“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孔子對此感歎說沒什麼好責備的,隻是以前觀其言就信其行,以後要注意觀其言還要觀其行才好。我卻無法不深深地責備自己,因為那感覺它是從我自己心裏產生的,而且還如影隨形,令我悲觀絕望,痛苦不已。而我堅決不想要這樣的境況,我堅決不要再沉淪下去,我要找回有希望、有意義的人生。

是的,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不再總是覺得自己付出太多、犧牲太多,而很多人都對不起自己;我不再一個勁地獨個兒埋頭苦幹,自找苦吃,學會了必要的勞逸結合;並開始把晚上的時間還給自己,靜心地讀書;把周末的時間還給家人,陪女兒玩耍;猛衝猛衝的快步伐,漸漸地緩和從容了。於是,我發覺自己經常被生活平凡地感動著,親人、同事和學生,甚至是市場上的菜農菜販,都時常讓我深深動情,令我在心裏感激他們的恩惠福澤。如此,讓我很有一種作為平民百姓,真實而平淡的小日子生活感覺。

然而,我知道,即使又過了一年,心底裏仍潛藏著很多似是而非的觀念,需要進一步澄清;2008年弟弟投河轉世而去以來,我每晚仍然總要夢見他,可想,貧窮生活和艱難經曆,給我造成的心靈創傷,仍然需要進一步撫平;被壓抑著的,不死的理想,在社會現實麵前總顯得是多麼的蒼白無力,卻總期待著生命覺醒,重新複燃。隻是,經常陷於像馬雲說過的那樣“晚上想想千條路,白天起來走老路”的迷局。那麼,我到底應該怎樣麵對自己現在和將來的生活和人生呢?我將繼續思考,不斷探索。

夢牛

我喜歡讀古書,不僅僅是追慕古聖先賢。孔子總會夢見周公,當他不再夢見周公的時候,就知道自己將掩卷仙逝了。莊子夢見蝴蝶,悵然若失,竟不知是自己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變成了自己。

據說老子騎一頭青牛,出函穀關而西去。我小時候經常與牛為伴,隻是有時候是黃牛,有時候是水牛,就是沒伴過青牛,看來老子的青牛不是一般的牛。我不知道我老之將死的時候,能否再有緣與牛結伴而行,黃牛或水牛都行,在家鄉的河畔田間或者山道土坡上,縱情山水,心滿意足地傾聽大自然的美妙樂章。

而現在,我隻能在夢裏,與牛相見了。我總是夢見牛,亦如每晚都夢見弟弟一般。弟弟屬牛,他每晚都來我夢裏,一直還是年少時光的他,永遠是那副聰明的模樣。然而,我知道夢裏的他,隻不過是他留在我記憶中的幻影。從小到大,朝夕相伴,而他卻患上了腦膜炎,進而患上了不治之症癲癇。從此,我們兩個的童年都宣告結束:他開始了與病魔的抗爭,以及與因癲癇病帶來的交際困境和人生限局做戰鬥;而我作為大哥,被迫早熟,在家務勞動和髒累農活中分擔家庭的壓力,在謙讓和忍耐中學會麵對艱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