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奧斯曼帝國:立憲後的專製(1 / 3)

奧斯曼帝國:立憲後的專製

海外事

作者:王三義

東方國家的西化改革,奧斯曼帝國開始最早(1792年),其中1839—1876年的改革史稱“坦齊馬特”時代。1876年12月,奧斯曼帝國史上第一部憲法頒布,比日本憲法的誕生早12年。奧斯曼帝國1876—1878年的第一次憲政,讓西方人對土耳其政治家刮目相看。但在不滿兩年的君主立憲政治之後,又走上哈米德二世專製的道路,從1878年到1908年持續了30年之久。哈米德二世推行專製,卻未公開廢憲,也不放棄經濟、軍事和教育改革,某些領域仍然在開放。其得失值得後人研究。

曇花一現的君主立憲

地跨歐、亞、非的奧斯曼帝國,1875—1876年進入多事之秋。1875年巴爾幹屬地發生起義,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起義軍幾次打敗奧斯曼政府軍隊。1876年4月,保加利亞又發生了起義,塞爾維亞、門得內格羅兩地響應,奧斯曼政府束手無策。5月發生宮廷政變,在位15年的阿卜杜·阿齊茲被廢黜。新立的穆拉德五世,在君主寶座上僅坐了三個月,就被宣布為“神經失常”而廢黜。8月,體弱、膽小、多疑的阿卜杜·哈米德被擁立為蘇丹(即國王),稱哈米德二世。

哈米德二世任命米德哈特為大維齊(相當於首席大臣),宣稱立即製定和頒布憲法,召開議會。10月28日,頒布了選舉法,12月,奧斯曼帝國憲法正式頒布。根據選舉法,給予安納托利亞的省份、非洲行省、歐洲省份不同比例的代表名額。1877年3月19日,奧斯曼帝國第一屆議會在道爾馬巴赫徹宮開幕。

道爾馬巴赫徹宮是一座新宮殿,1853年才正式使用,金碧輝煌,堪與法國凡爾賽宮媲美。這一天,帝國各部大臣、貴族代表、議員和外國使節們興奮地步入敞亮、豪華的大廳,參加了開幕儀式。議會兩院看起來很正規,參議院由25名官員組成,眾議院由125名議員組成。奧斯曼帝國是通過軍事征服建立的老式帝國,召開議會確實是破天荒,邊遠省份的帝國臣民們,不敢相信自己的國家發生了這樣的進步。

如果不探究曆史細節,1876年奧斯曼帝國頒布憲法,算是水到渠成,因為這個帝國為政治製度改革做了80多年的準備。帝國早已仿照歐洲模式,把舊衙門改組為內政部、財政部、外交部、農業部、外貿部等現代機構,推行西方式的教育製度、法律製度。經濟、軍事和社會層麵的各項措施取得成效,隻等待製度變革了。

實行憲政,基本的條件是“各民族、各階層權利平等”,奧斯曼帝國已為此做了準備。1839年頒布的《古爾汗法令》中,“承諾頒布維護臣民利益的新法律;個人不得憑借其地位和勢力違反這些法律”;“法律適用於所有臣民,不分宗教或派別”。歐洲人對《古爾汗法令》大加讚賞,法國報紙上說,這一成文法令為土耳其進入現代文明奠定了製度基礎,是“一部真正的憲法,是西方文明的勝利”。其實這隻是一個法令,不是憲法,充其量是為政治改革鳴鑼開道。1856年頒布的《改革法令》中,“明確宣稱基督教臣民與穆斯林有同等權利;宣布信仰自由”;“帝國範圍內的各宗教團體,課稅和服役一律平等”。根據這兩個法令,奧斯曼政府頒布了新的刑法、商法,建立民事刑事混合法庭,建立現代市政組織,同時擴大政府部門職能,完善地方管理製度。

奧斯曼帝國的立憲過程有些倉促。從宣布製定憲法到正式頒布憲法,隻用了4個月時間。從頒布憲法到召開議會,隻有3個月時間。而同屬亞洲的日本,從1868年夏季頒布《五條誓文》和《政體書》,到1889年2月頒布帝國憲法,經曆21年時間。這21年裏,對於如何選舉代表,如何建立立法議事會,如何改變官製,召開了無數次會議,派遣大臣去歐美考察,研究各國憲法,做了大量紮實細致的工作。奧斯曼帝國雖然1839年頒布《古爾汗法令》,但沒有提到立憲,也沒有以憲政為目標。哈米德二世說立憲就立憲,前後僅幾個月,速度未免太快了。

奧斯曼帝國的議會其實僅召開過兩次,存在時間很短。1878年2月,哈米德二世強行解散議會。在解散議會之前,大維齊米德哈特被解職,理由是米德哈特要為奧斯曼帝國的軍事失敗承擔責任。1877年4月,奧斯曼帝國和俄國發生戰爭,軍隊在戰場上遭到慘敗,哈米德二世認為戰敗的責任在立憲派,下令解除米德哈特的職務,流放國外。幾個月後,所有議員離開首都。此後奧斯曼帝國長達30年再沒召開過議會。

後人評論哈米德二世,說他頒布憲法、實行憲政,純粹是權宜之計。剛上台立足未穩,必須換得立憲派的支持,立憲隻是一種政治妥協。哈米德二世是被改革派重臣米德哈特等人擁立的。米德哈特在一年內先廢黜阿卜杜·阿齊茲,擁立穆拉德五世,三個月後又廢黜穆拉德五世,扶哈米德二世上台,足見他能操縱蘇丹的廢立,權力很大。哈米德二世流放米德哈特,後來又派人暗殺了他,是權力較量的結果。

哈米德二世在後宮裏長大,在宮廷政變中倉促上位,原來並不了解何為憲政。滿以為憲政會有利於自己對帝國的統治。真正看到憲法草案後,才發現這部憲法對蘇丹的限製太多,於是表示反對。立憲派被迫做出讓步,重新修改了憲法草案。在第一屆奧斯曼帝國議會召開時,哈米德二世的親信以及對憲政一無所知的人占了多數,但哈米德二世還是感到很不滿意。憲政開始後,哈米德二世漸漸明白:設立議會,實行選舉,就是要讓議員們參與國策,這就意味著國家大事不能由蘇丹一人做主,宮廷不再是帝國唯一的權力中心。這個結果,哈米德二世不能接受。解散議會,就把國家權力重新收回到自己手中。

哈米德二世專製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