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沒有試過這個方法?”“為什麼我們不采用這種方式?我覺得用這種方法更好。”這些建議有時候可能一無用處,有時候也可能促使績效增加甚至會造成企業真正的變革。無論如何,當下屬向你提出這樣的建議時,你應該覺得高興,因為這表明他在以一種主人翁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此時,你應欣然地引導下屬繼續說下去,自己則要耐心而誠懇地傾聽下去。
員工天天在基層崗位上工作,往往比管理者更能看出真正的問題在哪裏,也能看出管理者永遠找不到的解決問題之道。你尊重他們的建議,即使不能促使企業更有績效,員工也會更積極工作,不管怎樣都能為企業創利。
員工的建議愈受重視,就愈負責任。管理者麵對建議可以有不同的反應,並不一定非要接受員工的建議,但是至少應該尊重。
許多時候,借著傾聽下屬的意見,企業能夠開發出顧客真正需要的產品。有一位銷售經理,每星期至少召集一次手下的35位銷售代表。所以盡管他未親自接到顧客的電話,但經常和他的推銷人員溝通,使他能夠趕得上他那一行的步調。每周他都不限定對象的打25次電話給他的部屬。“情況如何?”他以很友善的方式詢問他們,“我能為你做什麼嗎?如果你有任何問題,盡管提出來。”他表達得很清楚,盡管再忙,他總是會抽空聽取他們的意見。如果他實在沒空,在就寢之前,也會抽空去打個電話給他的推銷人員。
許多公司雖然有機會聽取他們推銷人員的意見,但是往往沒有好好加以利用。一個十分成功的人壽保險公司的業務員說,他的公司完全忽視業務員所提供的意見。“我不會再費心提任何建議了,因為他們根本不重視我或其他業務員的意見。每次我提出一個有關交易的想法時,我們公司的主管人員就會說:“你隻需注意銷售。公司的交易辦法就讓我們來操心吧。我們有各種專家來設定策略——所以你不用浪費時間來思考這個問題。你專心做自己的事,也讓我們專人做我們的工作。”這家保險公司的短視不僅使它喪失了聆聽建議的機會,同時也損害了銷售部門的士氣。
具體來說究竟怎樣對待員工的建議呢?以下幾點不妨參考:
1.不需要時注意態度和語氣。如果你不需要別人的建議,你就拒絕它,但要態度溫和且語氣堅定。你可以說:“你的建議我將銘記在心,但我這次要按自己的想法辦。”如果你已下定決心,就不要再征求意見,你的猶豫會使人以為你在尋求幫助。拒絕一定要堅定。如果對方為你擔心,你可以表示後果自負,你可以說:“我已決定了。”
2。不要暗示對方回答你想要的答案。許多人會極力順著你的想法說話。因此,如果你想得到客觀的答案,你就要學會正確的提問。例如,如果你問對方“我想把我們公司的業務擴展一下,開一家修理計算機的公司,你覺得怎麼樣?”下屬聽到你說“我想”兩個字,一般都會附和你的想法,你要想聽一聽真正的意見,就要這樣提出問題:“這個地區開計算機修理公司有沒有前途?”
3.說明你需要何種具體建議。你要說清楚你需要的到底是什麼,這樣雙方都能節省時間。如果你想檢驗自己的想法,或者希望別人支持你的決定,你要直接說出來。
4.多問幾個人比少問要好。很少有人能把一件事的方方麵麵都考慮周到,即使有這麼一個人,找起來也會費盡周折。你需要的是了解情況卻未卷入其中的員工,是對事件有興趣卻沒有利益或感情牽扯的人。你可以多問幾個人,看他們看問題有何相同和不同處。
5.評估建議的可靠性。有的人對自己喜歡的人言聽計從,而對自己不喜歡的人則相反。然而,對於重大的決策還是評價一下對方建議的可靠性較為穩妥,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著手:他是否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他是否了解足夠的信息?他是否知道你真正需要什麼?
聽取員工的建議,對管理者大有好處。大多數人的建議是值得聽取的。與人商量還可啟發你自己的思路,要善於利用他人的智慧,不要認為天下隻有你—個人才有主意。此外,如果你與別人商量辦事,別人也會與你合作得更好。即使你胸有成竹,但對事關你員工的事情也不妨與他們商量一下。
管理箴言
1.員工是不喜歡他們的老板包辦一切的,他們也願意參與管理,沒有一個人願意像木偶似的那樣被人擺布。如果你的員工的建議被尊重和采納,他們會感到自己也參與了作決定,那麼,他們將會更加熱心地去執行。
2.尊重下屬的建議十分重要,但這並不等於說完全按這個建議來做,畢竟,尊重不是遵從。隻有那些正確的建議,管理者才能接納和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