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授權是理性的
有的人授權取得了預期的良好效果,有的人則事與願違,結果與期望相差很大。一樣的管理方式,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結果。這如同一把菜刀,有人用它很好地切菜,有人卻在切菜時被它傷了手。高明的管理者之所以高明,平庸的管理者之所以平庸,其區別很簡單.僅在於高明者懂得放手管理,充分授權於下屬,而平庸者則雖然授權.卻有名無實。授權也並不難,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也有不熟悉的方麵,所以在授權的時候若能夠人盡其才。
1985年,在東京青山一棟充滿現代感的大樓落成了,赴日訪問的英國查爾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參觀了這棟大樓,傳播媒體也競相報道.本田技術研究工業公司的“本田青山大樓”從此揚名世界。實際去規劃這棟總社大樓、提出各種方案並將它實現的是一些年輕的員工們,本田宗一郎本人沒有插手此事。成為國際性大企業的本田公司在新建總社大樓時,這位開山元老竟沒有發表任何意見,實在難以想象。
第三任社長久米在“城市”車開發中也充分顯現了對下屬的授權原則。“城市”車開發小組的成員大多是20多歲的年輕人。有些董事擔心地說:“都交給這幫年輕人,沒問題吧?”“會不會弄出稀奇古怪的車來呢?”但久米對此根本不予理會。年輕的技術人員則平靜地對董事們說:“開這車的不是你們,而是我們這一代人。”
久米不去聽那些思想僵化的董事們在說些什麼.就這樣,這些年輕的技術人員開發出新車——“城市”,車型高挑,打破了汽車必須呈流線型的常規。那些固步自封的董事又說:“這車型太醜了,這樣的汽車能賣得出去嗎?”但年輕的技術人員堅信:如今年年輕人就是想要這樣的車。果然,“城市”一上市,很快就在年輕人中風靡一時:本田正是根據每個人的長處充分授權,並大膽使用年輕人,培養他們強烈的工作使命感,從而造就了本田公司輝煌的業績。
以下是根據員工長處充分授權的簡單要點:
1.明晰所要解決的問題
對可能的對象進行有目的的篩選。即公司所采取的行動將要達到一個怎樣的目的,解決什麼具體的問題,管理者必須心裏有數,這樣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選擇。這一要求特別針對於一些具體性的工作,像設計、規劃、談判等等。
2.人員篩選必須做到定性定量
即有衡量行動結果的標準.使人員篩選結果能用最簡單、直接的數據表現出來。因為隻有這樣,才可能使被授權的人對行動價值有準確的認識。
3.限時完成
必須規定明確的時間期限。針對每一階段要完成的任務必須全力以赴,浪費掉的時間要想方設法彌補過來。
在我們日常工作中,經常會產生授權與被授權的關係。比如我們子公司實施的是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製,公司應設股東會(股東代表大會),代表公司股東利益行使權力,設董事會,作為股東選擇的管理者,行使法定的和股東會授予的職權,設監事(或監事會)代表股東、勞動者行使監督職權,設總經理,作為公司執行者,行使法定的和股東會、董事會授予的職權。可見法人治理結構的各組織間,有明確的法律地位和授權與被授權的關係,層級清楚,各負其責,並且相互結合在一起,構成決策、管理、經營和監督的法人治理整體,從而作為一個獨立的法人實體,參加市場活動,享有權利和承擔責任。
又如,在子公司,我作為分管銷售工作的副總,就年度銷售目標而言,對應總經理,我是被授權者,而對於銷售部門、銷售人員來講,我又是授權者。我必須借他們之力共同完成年度任務。當然,在這之前,我必須根據產品對應的地區的人口密度、消費水平,適應群體,求新欲望、品種細化、市場需求、區域差異、使用習慣、價位接受能力,其它品牌影響等進行綜合分析,將年度銷售任務分到各片區,擬訂相應的遊戲規則,這是不能授權的,必須由我來完成。爾後將片區指標、相應規定、完成任務應得報酬和應享受待遇以及各銷售員的能力,把任務授給下屬---銷售部、銷售員,以發揮銷售團隊的力量來完成年度銷售目標。
有效授權,關鍵在“有效”,即要交給合適的人,然後給他一個計劃,接著就是過程監控,要用一個啟發性的觀點去引導下屬,教授他做事的技能和方法,同時授權要把責權利一塊授出去。
授權也必須了解下屬的能力和性格,不能讓下屬有責無權,也要注意授權“適應”。
綜合上所述,授權首先是一種管理的意識,一種培養人才的意識,“有效授權”有利於公司人才梯隊的形成。
管理箴言
1.大膽啟用精通某一行業或崗位的人,並授予其充分的權力,使其具有獨立做主的自由,能自己做出決定。並能激發他們工作的使命感,這是管理人實現成功管理的簡單原則,也是適應公司發展潮流的必然要求。
2.有效授權者就是理智的管理者,一個借他人或團隊之力完成自己任務的領導者,而同時,被授權亦能完成任務者應為可塑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