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既然如此重要,君主就應當將它視為自己的眼睛、自己的生命。韓非以形象的語言告誡君主:覬覦君主權勢的大有人在,君主一旦失勢,即使想安穩地做老百姓都不可以。猛虎依靠尖銳的爪牙製服狗,如果虎的爪牙移到狗身上,老虎就反被狗製服了。因此做君主的應當像防賊一樣提防所有的人,越是親近自己的人越要注意,例如父母、妻子、兄弟等,他們都可能構成對君權的致命威脅。
韓非和他的老師荀卿一樣,都主張人性惡,韓非的看法更為極端。他認為人的本性是好逸惡勞、趨利避害。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統統是赤裸裸的相互利用關係,因此才會有那麼多的子弑父、妻謀夫、下僭上、臣弑君。為此,君主要善於運用權術來管理臣民。
韓非的法、術、勢相結合的君主專製理論,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對於政治體製的變革實踐,起了很大的指導作用。
不久,韓非的著書便流傳到秦國。當秦王政如饑似渴地讀完韓非的《孤憤》、《五蠹》時,不禁拍案稱奇,起身感慨地說道:“哎呀!寡人如果能見到這個人,並同他一道交遊,即使死也沒有遺憾啊!”
這時,恰逢秦王的長史李斯入內稟事,見大王如此感慨,便向前詢問。秦王政請李斯閱讀案上的竹簡,並說道:“先生博學,請看案上的書簡,是出自何人之手?”
李斯遵命閱覽書簡、片刻間便抬起頭,笑著對秦王政說:“稟報大王,此書簡是韓國公子韓非所寫。韓非同我曾一道受學於苟卿先生多年,所以能一看就知道。”
聽了李斯的回答,秦王政陷入了沉思之中。
韓非到底都寫了些什麼,使心高氣傲的秦王如此興奮,並對他五體投地,必欲見之而後快?
加強君權、富國強兵、兼並天下、建立帝國,這正是秦王政日夜思念的大事。韓非的著作為這些大事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並且句句話都說在秦王政的心坎上,使他猶如夜見明燈。這怎能不讓他發出“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的感慨呢?
連日來,秦王政多次翻閱韓非的書簡,讀他的文章,想見到他本人。為早日見到韓非,讓他為自己所用,秦王政在急切的心情之下做出了決定,於公元前233年發兵攻打韓國。韓王安見秦國大兵壓境,驚慌得手足無措。危難中,韓王想起了韓非。盡管以往從未采納過他的意見,這次卻決定派韓非出使秦國,讓韓非勸秦王首先伐趙。
韓王哪裏知道,秦王政此次發兵的目的,不是要在此時滅亡韓國,而是要借此得到韓非。因此,當韓非出使秦國時,秦國便撤兵而歸。
秦王政在選用韓非的時候無疑是從秦國根本出發,看中了他的實用性。在韓非治國思想的指引下,秦王政終於統一了六國,實現了霸業。
如今,一些大企業同樣重視人才的實用性,諾基亞公司便是一個這樣的企業。
諾基亞將人才視為自己的生命,非常重視人才的實用性。為了選擇合適的人才,他們製訂了嚴格的選拔計劃。
每年年末,諾基亞的業務部和人力資源部就會共同商討如何選拔人才,並確立選拔計劃,然後由人才資源部通過各種渠道進行選拔。
諾基亞的選拔有好幾道關口。初次通過麵試的應聘者並不一定能順利進入該企業,因為隨後將會接受第二次麵試以及必要的心理測試。在測試的過程中,應聘者的自身素質、思想品格和性格特征都會被一一考察。考察過後,測評專家會對此進行一次綜合性的評!估。隻有評估結果達到了諾基亞的要求,應聘者才有資格進入企業工作。
而且,人力資源部在安排測試的過程中會緊緊圍繞一條主線,那就是應聘者的價值觀。諾基亞認為,一個人的價值觀很難改變,如果個人的價值觀與企業的價值觀相異或相悖,即使他的專業水準很高,也不能很好地為企業服務。
通過如此嚴格的選拔,諾基亞從專業技能、職業道德和價值觀三個主要方麵選擇了有利於企業發展的合適人才。
當然,任何體製都不可能達到完美。盡管選拔製度如此嚴格,也不能夠保證它所選擇的人才都是最合適的。不過,諾基亞的選拔製度還是有很高的借鑒價值,值得很多企業學習和仿效。
另外,諾基亞在選拔人才的過程中,常常偏重於選拔本地人。他們認為,本地人具有獨特的優勢,能夠把握住市場命脈,靈活掌握本地人的需求,能夠為企業提出更好的建議。
管理箴言
1.企業在選用人才的時候,要明確選人的目的。雖然是擇優錄取,但絕不是為了選擇全才。因為選用全才並不合理。
2.對於企業來說,全才的作用有限,這同樣是因為人的精力有限。當企業招來一個人才後,必須要給他安排一個具體的職位,而這個具體的職位便限定了他的工作範圍和需要發揮的能力範圍。如果企業的工作進程安排得合理,他是不能有大量空餘的時間來做其他事情。即使他有多方麵的才能,也很難發揮出來。
用人不疑,讓員工大膽去做
一個非常富有的商人正準備出差,就在他即將登機的時候,接到了朋友的求助電話。在電話中,他了解到朋友生病住在了醫院,急需一筆錢。商人很重視朋友間的感情,但他也很為難。一方麵飛機即將起飛,另一方麵朋友的求助也不能不顧。商人稍作思考後,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