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管別人要學會拴心留人(2)(2 / 3)

漢代政治家賈誼說:“大人物都不拘細節,從而才能成就大事業。”孟嚐君的門客中都是些“雞鳴狗盜”之徒。然而這些流氓無賴都有一技之長,大可運籌帷幄,小可危難救人。

子思住在衛國時,向衛君推薦苟奕說:“他的才能可以帶五百輛戰車打仗,可任為軍隊的統帥,如果得到這個人就會無敵於天下。”衛君說:“我知道他的才幹可以勝任大將,但他在當小官的時候,去老百姓家裏收租,吃過人家兩個雞蛋,所以不能用他。”子思說:“英明的人選用人才,就好比高明的木匠選用木材。用它可用的部分,拋開它不可用的部分。現在您處在各國紛爭的時代,需大規模選擇很多有用的人才,而因為兩個雞蛋這種小事就不用棟梁之材,這種事千萬不要讓鄰國知道了!”衛君覺得子思的話有道理,反複向子思道謝,並說:“我一定接受你的教導。”

陳平起初為魏王做事,因為有錯而不受重用,離開後又為項羽所用,結果犯了罪,跑掉了。通過魏無知介紹見到漢王劉邦。漢王任命他為都尉。周勃對漢王說:“我聽說陳平在家時曾經與嫂子有不正當關係,跑到魏王那裏,魏王不能容他;跑到西楚王項羽那裏,項羽也不能容他。現在又跑到我們這裏來了。這樣一個反複無常的人,你竟然也重用他,還請仔細考慮一下吧。”漢王因而責怪魏無知。魏無知說:“我說他行是指他的才能,不是指他的品行。現在如果有像居生那樣講信義、像孝己那樣有德行的人,但對您的事業沒有什麼幫助,您怎麼去用他們呢?”

漢王點頭稱是,又任命陳平為護軍中尉,各路將領都受他監護,將領們不敢再說什麼了。陳平後來獻出幾條妙計:拿金子反間楚國;換飯招待楚國使者;請求假裝遊雲夢;拿美女獻給單於,解了平城之圍;晚上放出美女二千,讓楚軍去圍攻,使劉邦得以逃生。這些計謀都不是正人君子能想出來的,從道德標準來評價也是很卑劣的,但雙方交戰,“兵不厭詐”,是不能用道德標準來評價的,所要的隻是結果。況且劉邦也是個缺點遍身的人,自然這些計謀正合了他的口味。結果這些計謀無不成功,幫助劉邦打下了天下,平定了內亂,立下了汗馬功勞,陳平後被封為右丞相。

知人善用是一種領導藝術。古人知道用人不可求全責備、論大功不尋小過的道理。劉邦本人有缺點,他所用的人大都是有不少的缺點,但都有一技之長,合起來就是一個整體,無往而不勝。劉邦用人隻求獨當一麵而不要求文武兼備,這就是劉邦能得天下的原因吧。

總之,作為一名優秀的管理者,你要做的是在用人時考察一些對方的專長和技能,並把被錄用的人才放在合適的崗位上,讓他發揮最大的價值,為企業創造最大的財富。

管理箴言

1.一個成功的領導者能夠“知人善任”。在用人時,發揮他的特長,避免他的短處,做到人盡其才。如果一個人因為有缺點而不被任用,那麼,這不僅是自己的損失,有時還會帶來威脅。尤其在人才競爭的時代,放走了一個英才,就等於為對手增加了一份力量。

2.凡是有才能的人,往往恃才傲物、狂傲不羈,所以用人之道,貴在不拘一格,用我所用不計其他,才能人盡其才,發揮最大的效用。

不求全才,實用最佳

按照不同的標準,企業可以被分成很多種。比如,按照性質,企業可以分為股份製企業、非股份製企業、國有企業、私有企業等;按照發展階段,企業可以分為剛剛起步的企業、發展中的企業、發展成熟的企業等。

不同特點的企業,在很多方麵都存在著差別,比如資金實力、工作環境、發展勢頭、業務範圍等。企業在選用人才的時候,一定要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人才。否則,就會造成人才與企業間的種種矛盾,比如企業不能滿足人才的薪金要求、人才的能力不能在企業中得到發揮等。

管理者必須要立足根本,從實際情況出發,選擇出實用型的人才。不過,要想做到這點,需要分兩步走。

春秋末期,魯國國君魯哀公去拜見莊子。

交談中,哀公說道:“魯國不缺儒士,但缺少像你這樣精通道術的人才,這是讓我感到遺憾的地方。”

莊子並不同意魯哀公的看法,他不以為然地說道:“其實,在我看來,魯國不僅缺少道術方麵的人才,同樣缺少儒士。”

魯哀公大為不滿,反問道:“在我魯國的國土上,隻要你隨便一看,就會看到無數有儒者打扮的臣民。難道你還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顧事實地說魯國缺少儒士嗎?”

聽了哀公的話後,莊子並沒有立即辯解,他婉言說道:“我曾聽說儒士的穿著很有講究,人們甚至可以從他們的穿著上看出他們有什麼樣的才能。比如,如果一位儒者頭戴一頂圓形禮帽,就表示他擅長天文方麵的學問;如果腳穿一雙方形的鞋子,就表示此人在地理方麵有一定的造詣;如果在腰間佩戴一塊由五彩絲帶係著的半圓形帶有缺口的玉佩,則表示此人頭腦異常冷靜,能夠果斷解決突如其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