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有效管人從溝通開始(4)(1 / 2)

馬謖在戰前曾對各位將領說過,一旦他們看到山頂紅旗搖動,便可衝下山去,與魏軍大戰。可此時,任馬謖如何搖動紅旗,將領們無一敢動。雖然馬謖殺了兩位將領以儆效尤,但蜀軍剛衝下山去就被魏軍嚴陣以待的氣勢嚇得退了回去。馬謖無奈,隻好嚴守山上各寨門,等待支援。然而,山上蜀軍在被圍困了一天一夜後仍然不見援軍到來。

此時正是深夜,由於山上無水,蜀軍既無水喝又不能做飯,在饑渴難耐之際吵嚷得更加厲害,隨後紛紛下山投降。司馬懿見軍中大亂,立即沿山放火,弄得蜀軍更加混亂。馬謖已無回天之力,隻好帶著殘兵突圍逃奔。盡管其後魏延和王平趕到,準備將街亭奪回,但終是回天乏力,結果是蜀軍傷亡慘重,街亭也落入他人之手。

試想一下,如果馬謖聽取王平的建議,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但可惜的是,馬謖一意孤行,根本不願意理會王平。

馬謖聽不得他人意見。還有些人表麵上願意聽取他人的意見,但具體行動上仍如馬謖一意孤行,下麵故事中的蹶叔便是這樣一位典型的人物。

古時候,有一位名為蹶叔的人。此人脾氣古怪,性格倔強,很難接受他人的意見,哪怕是自己好朋友的話,也聽不進去,直到嚐盡苦頭後才知道悔悟。

蹶叔種莊稼的方式與眾不同,他在地勢高的地裏種水稻,在地勢低的地方種高粱。他的好朋友知道後,立即趕來勸阻:“水稻喜歡潮濕的環境,高粱喜歡幹旱的環境。地勢高的地方難以蓄水,比較容易幹燥;地勢低的地方容易蓄水,易保持潮濕。可如今你違背了作物的生長習性,將水稻和高粱的生長環境互換,豐收對你來說,一定是遙不可及的。”

然而,蹶叔對朋友的苦心勸說毫不在意,繼續按自己的方式種地。一晃十年過去了,蹶叔的豐收夢從來沒有實現過。每年年底結算的時候,他都是入不敷出。在這十年裏,他的生活一年不如一年。此時,他想起了朋友對他說的話,責怪自己沒有聽取朋友的屢次勸阻,以至於落到了今天的地步。他來到朋友家,真誠地向朋友道歉,感謝朋友對自己的關心,並表示以後一定虛心接受朋友的意見。

蹶叔不願意再種莊稼了,他將家中的地賣掉後開始做起了生意。蹶叔既沒有經驗,又不願意思考,隻是根據市場上的需求來采購需求量最大的貨物。

他的好朋友再次勸阻他說:“成功的商人在做生意的時候是不會像你這樣的。他們眼光獨到,而且善於把握時機,看準某種貨物有盈利空間時,便會在其價格猛降的時候囤貨。於是,當下一股搶購熱潮到來時,他們便能利用其中的差價賺得豐厚的利潤。與他們相比,你的做法恰恰相反,這樣做很難盈利。因為某種貨物一旦出現搶購熱潮,采購價格一定會相應地上漲。如果此時購進這種貨物,必然會在激烈的價格競爭中敗下陣來。”

然而,蹶叔又延續了他的一貫作風,對好朋友的話置若罔聞。如此一來,蹶叔的貨物進價高,售價自然不會低。在競爭中,他隻有眼睜睜地看著其他商戶競相壓價,而自己卻不敢參與。因為對他來講,參與就意味著虧本。可是到了後來,他還是不得不將積壓的貨物處理掉,不僅賺不到什麼錢,還賠了本。

在做生意的這十年中,蹶叔的境況與種莊稼時相似,同樣是一年不如一年。朋友的話心總能在這個時候,並且隻能在這個時候喚醒他。他帶著愧疚來到了朋友家,再一次真誠地道歉、真心地感謝。

蹶叔回家後心情煩躁,想出海放鬆一下。朋友陪他來到海邊,在他將要出發的時候誠心對他說:“出海後,行駛到海水歸聚處便可以了,千萬不要繼續向前行駛,否則將無法返回。一定要記住!”

蹶叔答應朋友,一定會記住他的忠告,隨後便一個人劃著一葉扁舟向大海深處駛去。幾天過去了,蹶叔來到了海水歸聚處。此時,他雖然記得朋友的勸誡,但他不願意照著做,仍然一意孤行,毫不猶豫地前行。就在一刹那,蹶叔和扁舟被卷入了深淵之中。

蹶叔叫天天不應,叫水水不靈。在這不見天日的深淵中,蹶叔別無選擇地忍受著黑暗、孤獨以及大浪的撞擊。又一個十年過去了,一天,海中的鯤在化作鵬的瞬間,激起了千層巨浪。在這巨浪的狂嘯下,蹶叔和扁舟從深淵的下麵被抬了起來。蹶叔滿臉淚水,劃著船回家了。

此時的蹶叔,雙鬢斑白,形容枯槁,猶如風中殘燭。他步履蹣跚地來到了朋友的家,見到朋友後,費力地向朋友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說道:“你是我一生最真誠的朋友,你的話我卻從來沒有認真聽過,盡管你每一次都是正確的。我發誓,今後一定認真悔改。”

朋友沒有任何表示,隻是淡然地說:“如今,即便是真心悔改,又能怎樣?”

管理者在與員工進行溝通的過程中,難免會聽到員工提出的一些建議。如何處理員工提出的建議,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當員工提出了與管理者不同的建議時,管理者不應該立即否掉建議,而應該先確定員工的建議是否具有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