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景公聽後很驚奇,答應了晏子的請求。
晏子羅列養鷹者的罪過:“首先,此人沒有恪盡職守,結果弄丟了一隻獵鷹,妨礙了大王狩獵;其次,大王一向愛民如子,而此人卻將鳥弄丟,使得大王要治人死罪;再次,大王治人死罪後,必然會引起各諸侯嘲笑大王重鳥輕人。僅這三條大罪,就足以治他死罪。”
聽完晏子的話後,齊景公馬上放了養鷹的人。
無獨有偶,後唐時期,莊宗李存勖也愛狩獵。一次,莊宗一行數十人外出狩獵。為了追趕獵物,他們直接從老百姓的水田裏馳馬前進,結果毀壞了不少莊稼。該地的縣令聽說此事後,立即趕來阻止,惹得龍顏大怒。
莊宗一氣之下要殺縣令,隨員中的一位大臣立即將該縣令逮起來,當著莊宗的麵斥責道:“你可知自己犯下了大罪?明知道皇上喜歡打獵,還要讓老百姓種莊稼,結果弄得皇上不能追趕上獵物。即使老百姓吃不上飯,交不上賦稅,也不能夠阻礙皇上狩獵。”
這位大臣在斥責過後,請求莊宗治縣令死罪。莊宗會心一笑,讓他放了縣令。在說服員工的時候,可以采用這種歸謬法。先是讚成員工,然後順他的思路推論出員工觀點的荒謬。當員工知道自己的觀點站不住腳時,自然無話可說。
2.巧用數據
一對熱戀的青年決定結婚,但在婚事的安排上出現了分歧。女方總嫌男方太小氣,不肯多出錢,兩人為此鬧得很不愉快。於是男方打出了王牌,給她算了一筆總賬。
他說:“結婚是人生大事,喜酒是不能不辦的,你我的親戚朋友是不能不請的,因此沒有十五桌酒席肯定不成。若每桌八百元,總共需要一萬兩千元,這筆錢是省不下來的。”他又說,“家具是必須要買的,你上次看到的那套家具,雖說要一萬元,但我認為這是一輩子的事,也是不能省的。”
“另外彩電、DVD機、音響,還有洗衣機、空調、電冰箱也是要買的。不然怎麼叫現代化呢?這些全買齊了,少算也得八萬元。
“還有衣服、床上用品等,這些七零八碎的開銷,又得五萬元,你算一下總共要花多少錢?”
女青年一算:“這可要花十三四萬元。”
男青年說:“結婚後,就算每月省下五百元,要還清這些債得多長時間?”
女青年一算:“那得二十二年!”
男青年接著說:“再過二十二年,你我都歲數大了,還要不要孩子?有了孩子,還能省下這些錢嗎?”
女青年從來沒算過這筆賬,這麼一算,她也沉默了。最後女青年被說服了,按現有的財力重新計劃他們的婚事。
管理者在說服員工的時候,不妨羅列一些相關數據。因為有些時候,數據很能說明問題。比如,當員工的業績下降後,管理者可以將員工前幾個月的業績調出來,讓他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事實勝於雄辯,一串串合乎情理的數據便是事實的一種表現形式。當這些數據擺在員工的麵前時,即使是雄辯的員工,也不得不低頭。
總之,管理者要學會“循循善誘”員工,讓員工在心理上接受自己的意見,這樣管理溝通就變得非常簡單。
管理箴言
1.一名優秀的管理者首先要學會“循循善誘”員工,因為隻有做到“循循善誘”員工,員工才能打心眼裏佩服領導者,這對於管理者開展工作布置任務,員工執行任務絕對是件好事。
2.管理者在說服員工的時候,不妨談談公司一些真實情況,讓員工知道公司在非常時期的一些實際困難。這樣一來,員工就會有危機感,就能和公司上下同甘苦共患難,共同為公司發展辛勤的工作。
換位溝通促進理解
通常情況下,員工是不會主動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去看問題的。因為他們常常想到的是個人利益。可一旦個人利益受到侵犯,他們便會認為管理者的管理方法有問題。這時就需要管理者充分發揮才智,讓員工明白自己的難處。
公元前743年,鄭國第二代國君鄭武公傳位給鄭莊公,引起了莊公的母親薑氏的不滿。因為薑氏在生莊公的時候因難產差點兒死去,所以她一直認為莊公對她來說是災難,從來沒有疼愛過他。如今,鄭武公竟然把王位傳給了自己不喜愛的莊公,而沒有傳給自己寵愛的小兒子公叔段,心裏自然感到憤憤不平。
莊公繼位後,薑氏與公叔段並不滿足莊公給他們的封地,而是得寸進尺,起了謀權篡位的野心。莊公將一切看在眼裏,等到他們裏應外合、準備篡權的關鍵時刻,破壞了他們的計劃。鄭莊公殺了公叔段,將薑氏安排在離京城很遠的地方居住,並立下了“不及黃泉,無相見也”的重誓。
鄭莊公並不是一個絕情之人,他雖有母親卻不能相見,不僅難以消除思念之情,而且落下“不孝”的壞名聲。他為自己的誓言感到後悔,可是誓言無從更改。
潁地官員潁考叔知道鄭莊公的難處後,特意從潁地趕來為鄭莊公排憂解難。來到宮中後,他以獻野味為由見到了鄭莊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