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下屬的活動是接近和了解他們的絕好機會,也是聯絡感情的好時機,千萬不要錯過。在酒席上、舞廳裏,你可以聽到許多平時絕對聽不到的話;下一盤棋,跑一次接力,與下屬聯絡感情的作用也可能遠勝於一次談話或家訪。一個與下屬在感情上有隔膜的、對下屬情況又不甚了解的領導,無論如何是不會真正有威信的。至多,也是有威無信罷了。
當然,也不是說,凡下屬的活動一定要參加。可以去,也可以不去。不去,又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不能去。如上所述,你必須把理由向下屬說明,並明確表示自己應該去也很想去,隻是迫不得已罷了。另一種是不該去。那就是活動本身內容不夠健康。比如說賭博,那時不僅自己不去,還要勸阻下屬不搞這種活動。
還有一點也須注意,就是參加下屬的活動,必須自掏腰包,以表示自己是普通一員。活動中也要放棄指揮的習慣,讓下屬充分發揮。有時候,裝裝“小三子”,會大有好處。
據說某位專職訓練馬拉鬆選手的教練為了照顧選手,不惜將自己每個月的津貼拿出來貼補選手們的花費,不僅如此,對於隊員食量驚人的夥食費,也由他自己掏腰包供應。除此之外,他還將自營的工藝店的大部分收入及演講費等,投資在選手身上。
就此情形看來,與其說他們是師徒關係,不如說是站在同一條線上,為了同一目標而努力的夥伴。在這些選手的心目中,教練不但是他們的夥伴,也是盟友。就這個例子而言,這位教練在田徑場上及人情世故、精神生活各方麵,都堪為隊員們的老師。
當然,若要每一位上司都像這位教練一樣照顧下屬,是不太可能的。然而,站在教導者的立場,偶爾也應把自己當作下屬的“傭人”,在某方麵有所犧牲,才可達到教導的效果。何況,自己乃是在為公司培養人才,除了自己應辛苦_些,還必將付出代價。
要知道,時下的年輕人,對於金錢都極為敏感。當上司請吃飯時,他們必定在一旁觀察,看看上司是否站在收款台前等著開發票報銷。通常,如果上司掏了腰包,他們往往會心存感激,認為上司特別安排了這頓飯,自己也應好好地工作。花錢不多,買得了人情,又聯絡了感情,可謂一舉兩得。
管理箴言
1.優秀的管理者應該抽一點時間與下屬相處,一方麵聯絡感情,另一方麵也增強了他們對你的信任。
2.優秀的領導者,你的權威不僅僅來自於職權,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的個人魅力。你的能力也不僅僅指你的業務或技術水平,而更強調溝通、協調、組織能力。沒有誰是天生的領袖,領導能力是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得以提高的。
用正麵的交流來建立信任
美國達納公司是一家生產諸如銅製螺旋槳葉片和齒輪箱的普通產品,主要滿足汽車和拖拉機行業普通二級市場的需要,擁有30億美元的企業。20世紀70年代初期,該公司的員工人均銷售額與全行業平均數相等。到了70年代末,在並無大規模資本開支的情況下,它的員工人均銷售額已猛增了3倍,一躍成為《幸福》雜誌按投資總收益排列的500家公司中的第2位。這對於一個身處如此乏味的行業的大企業來說,的確是一個非凡記錄。
1973年,麥斐遜接任公司總經理,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廢除原來厚達57厘米的政策指南,代之而用的是隻有一頁篇幅的宗旨陳述。其中有一條是:麵對麵的交流是聯係員工、保持信任和激發熱情的最有效的手段。關鍵是要讓員工們知道並與之討論企業的全部經營狀況。
麥斐遜說:“我的意思是放手讓員工們去做。”他指出:“任何一些做這項具體工作的專家就是幹這項工作的人,如不相信這一點,我們就會一直壓製這些人對企業做出貢獻及其個人發展的潛力。可以設想,在一個製造部門,在方圓2.3平方米的天地裏,還有誰能比機床工人、材料管理員和維修人員更懂得如何操縱機床、如何使其產出最大化、如何改進質量、如何使原材料流量最優化並有效地使用呢?沒有。”他又說:“我們不把時間浪費在愚蠢的舉動上。我們沒有種種手續,也沒有大批的行政人員,我們根據每個人的需要、每個人的誌願和每個人的成績,讓每個人都有所作為,讓每個人都有足夠的時間去盡其所能……我們最好還是承認,在一個企業中,最重要的人就是那些提供服務、創造和增加產品價值的人,而不是那些管理這些活動的人。……這就是說,當我處在你們的空間裏時,我還是得聽你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