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箴言
1.在工作中,我們時常可以看到,有的管理者幽默,做報告時饒有風趣,群眾和下屬們都愛聽;做思想工作時,語言生動,容易入耳入心,群眾和下屬都樂於接受;平時和下屬接觸,大家覺得他可親可愛,都願意和他接近。這樣的管理者,必然會贏得群眾的尊重和愛戴,人際關係也會協調得好,在工作中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與下屬進行溝通時,適當地使用“沉默”和“幽默”這兩個殺手鐧,不僅能幫你解決棘手的問題,而且還可以讓你的溝通能力錦上添花。
管理者的耳朵比嘴巴更重要
在與人溝通的時候,時常會發生這樣的情景:別人剛說個開頭,我們就迫不及待地插嘴,自認為更有發言權,結果卻事與願違。當打斷別人說話時,都自以為十分清楚對方話中的意思了,而事實上隻是一知半解。
美國知名主持人林克萊特一天訪問一名小朋友,問他說:“你長大後想要幹什麼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當飛機的駕駛員!”林克萊特接著問:“如果有一天,你的飛機飛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會怎麼辦?”小朋友想了想:“我會先告訴坐在飛機上的人綁好安全帶,然後我掛上我的降落傘跳出去。”當現場的觀眾笑得東倒西歪時,林克萊特繼續注視著這個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聰明的家夥。沒想到,孩子的兩行熱淚奪眶而出,這才使林克萊特發覺自己也許誤會了孩子的意思。於是林克萊特問他說:“為什麼要這麼做?”這個小孩子帶著哭腔說:“我要去拿燃料,我還要回來!”
不知道做管理者的你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在下屬的話還沒有說完的時候,你中途插話打斷,或者你以為自己已經完全理解了他的意思而匆忙下達命令或結論。這些都會使下屬逐漸遠離你,對你失去信任。記住,在下屬說話的時候,管理者的任務是聽,不要中途插話,不要迫不及待地表達自以為是的見解。所以,管理者在和下屬溝通的時候,不妨問問自己:“我真的聽懂他說的意思了嗎?”如果不懂,就請聽對方把話說完吧。
“小李,你到我辦公室來一趟!”銷售部經理“啪”的一聲掛了電話.讓剛剛還和同事有說有笑的小李一下子心驚膽戰起來,硬著頭皮走進了經理辦公室。
“看看你這個月的銷售成績,怎麼這麼差啊?你看看人家小鄧,剛來兩個月,業績就飆到本月第1名。你以為我能讓你拿這麼多的薪水.我就不能讓別人拿的比你更高?再這樣下去,你這個銷售冠軍還能坐多久?”還沒等小李開口,坐在老板椅上的經理就一頓連珠炮般的轟炸.順便把一疊厚厚的報表扔在小李麵前。
“經理.我……”小李本想趁這個機會就此事與經理正麵溝通。
“什麼都不用說了,回去好好反省吧。我再給你一個月的機會,要是下個月你的業績還不能提升,那我就要扣你年終獎金了。好了,你先出去吧。”經理不耐煩地擺手示意欲言又止的小李出去。
一肚子委屈的小李無奈地走出經理辦公室,越回想經理那咄咄逼人的架勢,心裏就越窩火。想想自己從公司創業到現在一直風雨無阻、任勞任怨地開發新客戶、鞏固老客戶,拓展了公司近30%的現有市場。客戶的投訴率一直保持在全公司最低,年年被評為優秀員工。這個月因為被分派到剛開發的新市場,客戶數量不多,再加上本月由於公司總部發貨不及時,有很多客戶臨時取消訂貨單,所以業績少了一些.但與前期相比正以10%的速度增長。而小鄧是公司的新員工,一開始就被安排到老市場,那裏客戶源穩定成熟,形勢大好,自然豐收在即。小李覺得經理隻看數字,不問事實,真是太不公平了,一氣之下遞上了辭職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