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管別人先要“理”自己(1)(3 / 3)

所以,一個管理者,在準備批評下屬的時候,最好先檢討一下自己。

有些管理者認為承認自己的錯誤並進行自我批評似乎臉上無光,會降低自己的威信和領導形象。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主動承認錯誤、承擔責任所表現出來的大度正直、責任心以及愛護下屬的行為,正是一個好的領導者所必備的素質。它在某種意義上會使已缺失的威信得到恢複,乃至強化,以後批評員工的錯誤時也理直氣壯。

如果管理者將過失推脫給他人,文過飾非,表麵上看他在維護自己的領導尊嚴,實際上卻失去了人心。以後員工犯同樣的錯誤後,領導者批評他時,員工就會想:領導犯了這樣的錯誤都沒自我批評,為什麼我犯就不行呢?這樣的領導還有何威信可言?而且,他的做法會使手下人對領導者失去信任,與領導者離心離德,意誌消沉,最後隻能是使企業受損。

下屬主要是看上司的行為示範,若上司身不正、行不直,語言標榜再好也沒有人信他那一套;若上司作惡,下屬就會跟著為非作歹。上梁不正是激勵的負作用,是激勵的消極麵,必然無法管理下級,統禦人心。而領導者如果有錯就自我批評,去感召下屬,使用下屬,就會激發下屬的進取心,調動下屬人員的創造性與積極性,去精心創業。

總之,作為一名管理者,批評別人是很重要的,自我批評更是重要的。開展自我批評絕對不會有損管理者的形象。

管理箴言

1.管理者最難戰勝的對手是自己,你敢於進行自我檢討與批評的時候,你就已經戰勝了最大的對手,你才是真正的管理者。

2.作為管理人員,隻有經常性的開展自我批評才能在工作中深受部屬愛戴和擁護。一個敢於承擔責任,有著良好人格魅力的領導者必定是有很多下屬支持和擁護的領導者。

3.作為一名管理者,如果經常把所有責任推到下屬身上,這樣的領導首先是不負責,你的下屬經常犯錯誤,這就是你作為領導者的一個重大的錯誤。因此,領導者在批評下屬時,一定要搞清楚自身出現問題的症結,這才是管理的良策。

要讓管理理念深入員工的內心

如果你還不十分理解經營理念的真正含義,就請看下麵這個例子:某地新近落成了一座圖書館,各種設備都十分現代化。寬敞的大廳,舒適的坐椅,管理員們坐在電子屏幕前麵實現對全館圖書的管理。和其他工作比起來,這裏薪金高、工作量小、環境又舒適,實在沒有什麼再值得挑剔的了。初來這裏的管理員們也確實為此而自豪了一陣,可沒過多久,他們的抱怨就開始了,最後他們競開始要求周末放假,盡管他們知道那是讀者借書的高峰期……

在這個例子中,那些聘來的管理員顯然不清楚他們的經營理念是什麼。實際上他們作為圖書館的一員,本應該以為讀者服務為宗旨,而現在,他們的思想中並不存在著所謂經營理念,所以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而工作。

優秀的管理者都明白:經營理念落實在行動中應該是很具體的,當每一位員工在進行工作的時候,都十分清楚地意識到他們的產品作為社會總產品的一部分,對於社會中的其他人所承擔義務的時候,實際上經營的理念就會深入到他們的心中。

當製藥廠的工人認識到他們治病救人的社會義務時;當汽車廠的工人認識到他們肩負著他人生命安全的重任時;當你的員工們認識到他們的工作對於國家和社會的責任時,他們怎麼不會油然而生一種責任感和自豪感?他們怎麼會不更加努力地工作呢?

一般的說來,越是資格老的員工越是能深刻地理解企業的經營理念。在他們的眼裏,能夠竭盡所能地為為公司效勞使他們一生的榮幸,他們非常清楚為什麼而工作,他們的工作對於整個社會意味著什麼。相反,新入職的員工往往會顯得浮躁心急一些,他們更注重的是個人收入,升職的情況以及一些很“實際的東西”,當工作成果不能夠滿足他們的個人欲望時,就容易做出一些極端的舉動。也許你會認為他們實在膚淺,可是誰的青年時代不是在輕狂中度過的呢?所以,耐心有效地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經營理念,是企業為社會應盡的義務,也是一個領導者必須要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