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一個企業發展的靈魂,但是創新不能隻是空中樓閣,更重要的是要有實實在在的方法。
4.1業績與創新,誰更重要
創新對企業的意義在此不用多講,可在管理實踐中,可能會麵臨這樣的問題:當當期業績與創新有衝突時,管理者該如何平衡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呢?
小趙是個肯鑽研的小夥子,他通過多年的理論摸索和實踐經驗,總結出了一套改進設備以提高出油率的先進方法,他把這個方案提交給這家煉油廠的經理,經理卻不屑一顧,並對小趙說:“做好你分內的事情就好,這個月達不成業績指標,看你怎麼交代!”
很多公司實行的都是業績與薪酬緊密掛鉤的獎懲製度。在這種考評製度指導下,必然會出現“重業績,輕創新”的思維慣性。
索尼前董事天外伺郎指出,“業務成果和金錢報酬直接掛鉤,職工為了拿到更多報酬而努力工作”的績效主義讓索尼失去了激情和挑戰精神,變得越來越平庸。因此,作為企業的管理者,應為員工營造創新的環境,以更好地激發員工的創新精神,從而推動企業的進步和發展。
4.2案例:創新激勵製度,激勵員工創新
創新的過程是一個艱難的過程,絕不是一蹴而就、輕而易舉的事;創新是持續不斷的,不能因一次的成功、一時的成功而停止,這就需要機製保證,需要造就一種有利於創新的氛圍和環境,最終形成企業的創新優勢和核心競爭能力。
上海日立電器有限公司設計的創新激勵製度中,其中有一項就是公司員工專利實施報酬製度。
所謂專利實施報酬,是上海日立為鼓勵員工積極創新、在工作中更多地研發出對公司有實用意義的新技術和新產品,並最終轉化為公司的實際經濟效益,而給予發明人和設計人的報酬。
根據這個製度,該公司員工專利有三次獲得獎勵的機會:申請專利有獎金,得到專利授權也有獎金;專利如果用於批量生產,還可以從應用的每一台產品中獲得提成獎勵;此外,如果公司員工的專利被別的公司應用,發明人還將得到專利使用費或轉讓費納稅後10%的獎勵。
激勵員工創新的方式有多種,如通用電氣公司開展的“開動大家腦筋”的活動、豐田汽車公司的“動腦筋創新”的建議製度等做法都大大地激發了員工的創新性,員工智慧的結晶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4.3微管理:如何激發員工的創新性
企業需要創新,可如何推動創新,或者說如何激發員工的創新力?這是一個大家都想獲知的答案,然而正如問題本身,其結果也是一樣,沒有定式。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企業創新需要具有創新思維的員工,還需要營造激發員工創新思維的環境。下文為企業管理者提供了相關的參考。
(1)營造一個開放的環境。創造一種相互信任與充滿信心的氣氛,讓所有的建議或疑問都能在企業內部得到徹底討論。
(2)完善創新的獎勵機製,製定好規則,凡是創新的團隊或者個人,在實際的工作中提前完成或者超額完成任務的,都要給予相應對等的報酬獎勵。
(3)給員工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和學習的環境,同時完善各種創新所需要的技術條件和物質條件。
微管理小竅門:
1.構建科學的評估體係。依據製定的考評標準對創新的成果進行評定。
2.依據考核結果給予相應的獎勵,並做到及時兌現。
4.4微思考:於細微處每天進步一點點·企業是否構建起了完善的創新激勵機製?
·你是如何對待有創新熱情卻遭遇失敗的員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