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工作
作者:李舟
目前,我國已連續15年成為全球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涉案產品達4500多種,反傾銷形勢嚴峻。因此,分析對華反傾銷的新趨勢,辨別未來貿易發展的威脅,對於我國企業規避反傾銷風險,保持出口競爭優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近年柳州對外貿易發展現狀
近年,開放的國際環境和優惠的地域政策為柳州外貿帶來廣闊的發展空間,進出口貿易呈現良好增長勢頭。2010年,全市進出口總額28.2億美元,同比增長68.2%,外貿規模全區排名第2。
(一)出口產品的產業特征突出,機電產品為明星商品
作為廣西最大的工業基地,柳州已建立以汽車及零部件製造、機械製造、冶金為支柱產業,以化工、日化、造紙、製糖、建材等為龍頭產業的現代工業體係,形成工業主導的城市經濟發展模式。因此,柳州出口商品具有鮮明的行業特點。
據統計,近年全市出口商品主要有6大類:糧油土產、紡織服裝、輕工工藝、五金礦產及有色金屬、化工醫藥、機電產品。其中,機電產品是支撐柳州出口快速增長的明星產品。2008年,柳州機電產品完成出口總額3.297億美元,同比增長71.95%,在全區機電產品出口總量中名列第2,占全市外貿出口總額9.645億美元的34.19% 。
(二)出口國別不斷拓展,市場多元初現
近年柳州在鞏固東盟等傳統市場的同時,加大對中東、南美等新興市場的開拓。2009年,柳州市做好重點出口企業及重點出口產品的協調服務工作,成功申請將出口許可證打印終端延伸至柳州市及下放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促進貿易便利化。此外,“伊朗柳州工業展”等“走出去”係列活動的成功舉辦,開啟了柳州外貿的新大門,推動全市外貿觸底反彈。
日前,澳大利亞、印度和東盟成為柳州前三大貿易夥伴。其中,澳大利亞是第一大進口貿易夥伴,越南為第一大出口貿易夥伴。同時,柳州與印度的雙邊貿易發展也十分迅猛。市場空間的擴大有力地保證了柳州外貿短期內取得恢複性增長,外貿潛力得以發揮。
(三)外貿經營主體以國有企業為主
作為延續曆史的工業城市和相對封閉的內陸城市,柳州外貿經營主體以國有企業為主。以下幾組數據可以加以說明:
第一,2008年,柳鋼和柳工分別以4.7億美元和1.8億美元成為廣西出口額排名前2位的企業,占全市出口總額67.36%。第二,2010年前3季度,全市國有企業出口4.21億美元,增長82.8%,占同期全市出口總額的89.5%。第三,在機電及冶金等主力產品的出口中,2010年1-9月柳工累計出口1.25億美元,同比增長57.7%,占全市機電行業出口的55.8%;東風柳汽、上海通用五菱、重汽運力等企業出口額均在2000萬至3000萬美元之間。柳鋼累計出口1.8億美元,同比增長340%,占冶金行業出口的96%,基本恢複金融危機前的水平。
二、對華反傾銷新趨勢給柳州企業帶來的威脅
(一)反傾銷常態化,“雙反”調查增多使貿易摩擦更複雜
自1979年歐共體發起第一起反傾銷調查以來,反傾銷一直是國外對華貿易救濟調查的主要形式。據統計,1995-2009年的15年間,中國遭受反傾銷調查數累計達746起,占全球調查總數(3865起)的19.3%,是世界上遭受反傾銷最多的國家。
而且,在後危機時代對華貿易保護方式日趨多樣化,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屢次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反傾銷形勢複雜化。此外,擅長反傾銷的歐盟也加入對華“雙反”行列。2011年5月14日,歐盟就對華銅版紙反傾銷反補貼案終裁,對中國企業征收4%-12%的反補貼稅和8%-35.1%的反傾銷稅,開創了歐盟對華“雙反”的先例。反傾銷+反補貼的疊加使用,不僅增加國內企業的應訴難度,降低企業勝訴的可能性,對我出口產品設置更苛刻的進入門檻,而且間接影響我國宏觀經濟政策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對維護國內產業安全產生連帶衝擊。
(二)明星產品遭受重點打擊,比較優勢無法發揮
在對華反傾銷態勢不減的情況下,我國涉案產品種類不斷增多。1995-2008年,我國遭遇反傾銷立案的產品有19大類,其中排名前5位的產品有賤金屬及其製品(178起),化工業及其相關產品(159起),機電設備及其零部件(94起),紡織原料及紡織製品(68起),塑料、橡膠及其製品(52起);其涉訴案件共551起,占總調查數的73.9%,反傾銷觸角正從初級原料產品和低附加值產品向高新產品與高附加值產品轉移。頻繁的反傾銷措施,不僅使我優勢出口產品逐漸喪失國外市場,出口環境惡化,而且多次案件的累積效應會對涉案產業的中長期發展造成不可低估的危害,產業結構升級和出口結構優化的難度加大,產能輸出麵臨前所未有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