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努力轉變我區能源發展方式(2 / 2)

利用好資源優勢,創新承接產業轉移模式,推進我區產業結構調整。發達地區大範圍、高比例缺電為我區依托能源和資源優勢承接產業轉移創造了機遇。發達地區電力供應是一個長期的難題,尤其是珠三角、長三角等汙染指數很高的地區,環境製約越來越明顯,國家已嚴格控製在這些地區新上火電項目,加之運力和煤價上漲的壓力,發展火電空間受限。而核電建設受日本核事故影響,原來規劃的項目放慢進度,需重新謀劃決策。廣泛熱議的特高壓送電即使近兩年國家做出決斷,但其建設周期仍需2-3年。發達地區缺電程度越重,產業轉移速度和規模就越大,市場優化產業布局的作用就越強,我區能源充足、價格低對產業入住的窪地效益就更加凸顯。目前,能源用量大、資源型加工產業向我區轉移已呈現規模化、鏈條化、集聚化的趨勢,我們要按照我區承接產業轉移的的總體規劃,優選承接產業,發揮後發優勢。要針對省際能源合作對方的需求,發揮資源配置的杠杆作用,擴大合作內容和模式,不僅要資源換項目,而且要用資源換其產業組合式、鏈條式轉移,創辦專業工業園區,利用好資源配置手段優化全區產業布局,整體上實現產業與城市協調,各地區分工協作,各展所長。要不斷總結資源配置的經驗,細化配置目錄,完善資源配置與項目轉化相互製約和投資完成驗證等辦法,探索適應國家煤炭等礦產資源政策變化的運作模式和手段,以及惠及當地居民的利益分享機製,既強區又富民。

要深化對能源資源價值規律的認識。化石能源資源的稀缺性、有限性,使得其基礎能源地位本世紀難以改變,資源潛在價值是在不斷升值的,資源為王的時代不無道理。有些自然資源隨著技術進步發生了質的變化,可由廢變寶、由害變利。“錢是刮風來的”這句諺語,風電發展使它變成了現實。這些資源潛在的價值往往首先被企業認識,利用政策的空白區,以極低的價格,甚至是無償圈占了大量資源,搶占了先機,占有資源支配的主動權、開發權、受益權。政府作為資源所有者和配置者往往喪失了主動性和調控力,損失了許多應有的權益和公共利益,引發一係列深層次矛盾和衝突,影響了科學和諧發展。因此,要總結實踐經驗,提高對資源屬性、價值、相關權益、開發規律性的認識,妥善處理好以下幾個關係:

一是要處理好資源所有者和開發權的關係,科學界定所有權和探采礦權的界限和相應的權益,理清探采礦權代替所有權的問題,處理好政府作為資源所有權代表與開發者的利益關係,處理好行政配置與市場配置的關係,行政配置要探索資源所有者權益的合理實現形式,市場配置要體現公平、公正、公開、競爭原則,用競爭機製顯現資源的潛在價值。二是處理好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關係,探索開發中生態環境長效補償機製、建設機製、保護機製,實現可持續發展。三是處理好政府、企業、職工、當地農牧民在資源開發中的利益關係,積極探索資源資本化的有效方式和政府、企業、礦區農牧民對資源紅利的分享機製,企業收益與當地農牧民收入要同步提高,群眾分享開發成果,共同富裕、和諧共贏。

(作者係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副主任、能源開發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