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種我們稱之為“複雜交易”,比如說眾包,涉及到IT設計、IT外包、招聘的獵頭服務、婚嫁、旅遊、教育等等,這些服務交易流程和供需匹配的過程中,涉及到了一種以上的職業技能,或者交易流程比較複雜,且交易時間比較長。
? 從投資的大邏輯上來講,用戶需求整體提高的比較快,同時解決方案在線下並不合理比如經常讓你們不高興,同時,專業服務的勞動者被剝削得又比較嚴重的行業,IDG都看好。比如說一對一家教,分給老師的學費隻有22%,你說這個合理嗎?
——當然不合理。怎麼辦?O2O。
4、O2O創業關鍵成功五要素
(1)基於時差選行業
不同產業受到互聯網影響的程度是不一樣的,也就意味著不同行業O2O項目所麵臨的挑戰和機遇是不一樣的。創業者要善於利用產業時差,去發現那些尚未被重視但是具備一定潛力的產業。當別人都在做餐飲,你不妨去做家政,當別人都在做家政,你可以去做按摩。
(2)基於痛點做產品
O2O隻是形式而已,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用戶需求本身。你所解決的問題是不是用戶的剛需?用戶是否願意為之買單?是不是屬於高頻次消費?這些問題都將決定這個O2O項目的生命力。創業者要剝開O2O時尚光鮮的外衣,找到這個產業的本質和用戶的痛點。
(3)基於內容做傳播
互聯網時代的“人人皆媒體”效應,使得媒介傳播效率大大提高、內容本身的重要性得以凸顯。優質的內容、事件是品牌傳播的關鍵。叫個鴨子、鵝滴神這種項目的走紅,和一個好的名字有很大的關係。創業項目做傳播,一定要重視內容運營。
(4)基於速度做勢能
對於創業者而言,有些時候,速度勝過一切。必須在短時間內形成細分領域的品牌知名度,進而去融錢聚人、整合資源,持續打造品牌勢能。如果沒把握好這個時間窗口,那麼很可能會被巨頭盯上,繼而一掌拍死。
(5)有選擇地規避平台黑洞
各種類型的O2O項目,在線上都麵臨“平台黑洞”效應。一些大的平台攜用戶和數據占有入口資源,會將很多新進創業項目吸入這個“黑洞”。創業者在自身資源和能力還不具備迅速做起勢能的時候,要注意回避平台黑洞,不要去跟這些大平台拚流量,最好選擇重度垂直的細分市場,做深做透。
5、餐飲業這麼玩O2O更靠譜
民以食為天,餐飲行業是O2O最容易觸及領域。2014年,團購巨頭美團以7億美元完成D輪融資作為結尾,為O2O的圍毆來展示了一個巨大的想象空間。而在此之前,大眾點評聯合餓了麼站隊騰訊係打造餐飲生態,創業企業美味不用等、點我吧、豆果美食、叫隻鴨子等紛紛獲得資本的青睞。
2014年的餐飲業,O2O從年頭O到年尾,消息不斷,餐飲界的互聯網化儼然如潮汐般開始浸沒我的生活。
但是,正如我們在第一章裏所戰士的:2014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走出那個“良夜”,不少創業夢想止於2014,沒能走進2015。
2014的最後幾天,北山的創業項目呆鵝早餐外賣停擺。創始人北山寫了《慎入,呆鵝停了,早餐外賣誰更適合做?》一文以作反思。回過頭來看,盡管不少反思的問題顯而易見,但在創業的過程中卻都被忽視了。
餐飲行業萬億級的市場晃暈了我們的眼睛,卻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嚐到蛋糕的。基於長期對行業的觀察,下麵我們來分享一下對餐飲O2O的幾個觀點。
(1)想做大賺錢,先跨過中央廚房那道坎
2014年年初就有人問雕爺“雕爺牛腩現在賺錢麼?” 常理上,客單價高,翻台率高,想不賺錢都難,事實上雕爺的回答卻是“虧損”。為何?中央廚房!
餐飲企業做大的關鍵是餐品的標準化、集約化以及口感穩定性,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看到餐飲做大企業會是火鍋類呷哺呷哺、小肥羊、海底撈,菜品單一,易標準化,而這些工業化流程保障就是中央廚房。杭州外婆家就是一個典範,中央廚房保證菜品的穩定性和口感,某種意義上替代了“優秀大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