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裏,攤主無疑是搶先報價的受益者。報價時雖然可以把底價抬高,但是這種抬高也並不是無限製的,尤其在行家麵前,更不可大意。案例中的銷售員覺得自己的產品正好是對方急需的,而將價格任意抬高,最終失去對方的信任,導致十拿九穩的交易失敗,對銷售員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教訓。
某公司急需引進一套自動生產線設備,正好銷售員露絲所在的公司有相關設備出售,於是露絲立刻將產品資料快遞給該公司老板傑森先生,並打去了電話。
露絲:“您好!傑森先生。我是露絲,聽說您急需一套自動生產線設備。我將我們公司的設備介紹給您快遞過去了,您收到了嗎?”
傑森(聽起來非常高興):“哦,收到了,露絲小姐。我們現在很需要這種設備,你們公司竟然有,太意外了……”
(露絲一聽大喜過望,她知道在這個小城裏擁有這樣設備的公司僅她們一家,而對方又急需,看來這樁生意十有八九跑不了了。)
露絲:“是嗎?希望我們合作愉快。”
傑森:“你們這套設備售價多少?”
露絲(頗為洋洋自得的語調):“我們這套設備售價30萬美元……”
客戶(勃然大怒):“什麼?你們的價格也太離譜了!一點兒誠意也沒有,咱們的談話就到此為止!”(重重地掛上了電話)
如果你在和客戶談判時,覺得不好報底價,你完全可以先讓對方報價。把對方的報價與你心目中的期望價相比較,然後你就會發現你們的距離有多遠,隨之調整你的價格策略,這樣的結果可能是雙方都滿意的。切忌報價過高,尤其在行家麵前。
【亮點重溫】報價時雖然可以把底價抬高,但是這種抬高也並不是無限製的,尤其在行家麵前,更不可大意。
對手的背景要充分了解
幾年前,華北某省移動局有一個電信計費的項目,A公司誌在必得,係統集成商、代理商組織了一個有十幾個人的項目小組,住在當地的賓館裏,天天跟客戶在一起,還幫客戶做標書,做測試,關係處得非常好,大家都認為拿下這個訂單是十拿九穩的,但在投標時卻輸給另一家係統集成商。
不打不相識,最後雙方決定坐下來談一談,看看有沒有合作的可能性。後來得知,中標方的代表是位長相很普通的李小姐。事後,A公司的代表問她:“你們是靠什麼贏了那麼大的訂單呢?要知道,我們的代理商很努力呀!”李小姐反問道:“你猜我在簽這個合同前見了幾次客戶?”A公司的代表就說:“我們的代理商在那邊待了好幾個月,你少說也去了20多次吧。”李小姐說:“我隻去了3次。”隻去了3次就拿下2000萬的訂單?肯定有特別好的關係吧,但李小姐在做這個項目之前,一個客戶都不認識。
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她第一次來山東,就分別拜訪局裏的每一個部門,拜訪到局長的時候,發現局長不在,辦公室的人告訴她局長去北京出差了。她就又問局長出差住在哪個賓館。馬上就給那個賓館打了個電話,囑咐該賓館訂一束鮮花和一個果籃,寫上她的名字,送到局長房間。然後又打電話給她的老總,說這個局長非常重要,在北京出差,請老總一定要想辦法接待一下。
她馬上預訂了機票,中斷其他工作,下了飛機就去這個賓館找局長。等她到賓館的時候,發現她的老總已經在跟局長喝咖啡了。
在聊天中得知局長有兩天的休息時間,老總就請局長到公司參觀,局長對公司的印象非常好。參觀完之後大家一起吃晚飯,吃完晚飯她請局長看話劇《茶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