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馬上又接口應道:‘但我知道任何一點錯誤,都將帶給您時間和金錢上很大的損失。’”
“他本來想再插嘴安慰我幾句,但我並沒讓他這麼做,而是繼續說道:‘是我太過疏忽,您提供我那麼多工作機會,說什麼也不能不讓您滿意,我還是重新再為您設計一份好了!’”
“‘不!不!’他忙不迭地應道:‘不必那麼麻煩!其實你的設計還是很好,隻是有一點點地方需要修改,並不是你想象的那麼嚴重。’”
“最後,他愉快地請我吃了頓飯,而且分手時,又給我提供了另一個設計工作。”
其實,任何一個人都知道讓步與妥協的好處,但卻隻有最聰明的人,才勇於做到妥協讓步。對於談判而言,任何一方坐到談判桌上來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成功,達成協議,而絕沒有抱著失敗的目的前來談判的。
因此,當談判陷入僵局時,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如果促使合作成功所帶來的利益要大於堅守原有立場而讓談判破裂所帶來的好處,那麼,適當的讓步就是我們應該采取的策略。
讓步的基本原則是以小換大,這就要求談判者既要縝密思考讓步幅度,又要恰到好處,使對方的利益也得到一定的滿足,從而達成共識,達成雙贏。
在己方認為的重大問題上,必須堅持原則,但對於一些細枝末節的問題,可以不必過分計較。盡最大可能讓對方在原則問題、重大問題上先讓步,而己方在對方的強烈要求下,在非原則的、次要的、較小的問題上讓步。
在一些特別敏感的觀點上先讓步,可以利用在敏感觀點上達成協議的良好氛圍,在談判中獲得雙贏。當然,這些讓步必須是你可以割舍、容忍的。
在沒有損失或損失不大的情況下可做適當的讓步。
靈活運用隱晦的讓步,例如說:“你的問題我可以考慮。”
當無法得到全部時,可以爭取得到一半;當一半也得不到時,至少也要得到對方的承諾。談判專家稱它為一種打了折的讓步。
要敢於說“不”。如果你對對手多次說“不”的話,對手就會對你的話加以重視。當然,在說“不”的時候,要有耐心,而且要注意前後一致。
保持放鬆並做出等待的姿態,讓對方先說出用什麼條件來交換你的讓步,不要輕易表態接受對方最初的讓步。
搞清對方所需要的是哪些讓步,不管這些條件是不是你所在意的,你都可以將它們作為談判的武器,來迫使對方也做出讓步。
在製定談判計劃時,就將自己可以做出的讓步排出次序,將具有實際價值和沒有價值的讓步條件區分開來。
在你做出讓步之後,又心生悔意,不要沮喪,在沒有簽訂協議之前,還有挽回的餘地,千萬不要因為難為情而遲遲不敢提出要求。
熟知了讓步的基本原則後,我們應該知道在談判中應如何讓步,怎樣讓步才能既獲得利益,又照顧對方,使合作的期限得以延長。
【亮點重溫】如果促使合作成功所帶來的利益要大於堅守原有立場而讓談判破裂所帶來的好處,那麼,適當的讓步就是我們應該采取的策略。
在行家麵前報價不可太高
雙方交易,就要按底價討價還價,最終簽訂合同。這裏所說的底價並不是指商品價值的最低價格,而是指商家報出的價格。這種價格是可以浮動的,也就是說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圍繞底價討價還價是有很多好處的。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早上,甲到菜市上去買黃瓜,小販A開價就是每斤5角,絕不還價,這可激怒了甲;小販B要價每斤6角,但可以講價,而且通過講價,甲把他的價格壓到5角,甲高興地買了幾斤。此外,甲還帶著砍價成功的喜悅買了小販B幾根大蔥呢!
同樣都是5角,甲為什麼願意磨老半天嘴皮子去買要價6角的呢?因為小販B的價格有個目標區間——最高6角是他的理想目標,最低5角是他的終極目標。而這種目標區間的設定能讓甲討價還價,從而獲得心理滿足。
如果想抬高底價,盡量要搶先報價。大家都知道的一個例子就是,賣服裝有時可以賺取暴利,聰明的服裝商販往往把價錢標得超出進價一倍甚至幾倍。比如一件皮衣,進價為1000元,攤主希望以1500元成交,但他卻標價5000元。幾乎沒有人有勇氣將一件標價5000元的皮衣還價到1000元,不管他是多麼精明。而往往都希望能還到2500元,甚至3000元。攤主的搶先報價限製了顧客的思想,由於受標價的影響,顧客往往都以超過進價幾倍的價格購買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