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練藥
聶傲已經10歲多了。在這兩年期間,他父親也回來過輛次,但是,每次都隻停留了兩三天就匆匆的離去。
隻是,老師因為年紀太大了,身體狀況越來越差。
聶傲看在眼裏急在心頭,隻好自己暗暗作著打算。他從本門的藥典裏學習了丹藥的研製方法,決定自己去嚐試研驗。
一來,可以提高自己對藥物的認識和了解,二來,可以發現和研製對老師身體有效的丹藥。
藏藥的最大特色就是,藥物大多是以丹丸和散劑的方式存在。所以,都需要根據配方或者自己的經驗去練製。
同中藥一樣,藏藥的絕大多數成份還是中草藥。其餘還要用到稀有的礦石、金屬和一些動物、昆蟲等。
聶傲決定先實驗滋補氣血方麵的丹藥。因為,老師現在的主要問題是氣虛血虧,需要理氣補血方麵的藥物。
第一個配方以人參為主藥,再配以黃芪、何首烏(酒炙)、白芍、白術(麩炒)、當歸、黨參、川芎、甘草、熟地黃、女貞子(酒炙)、丹參等成熟草藥。
人參為主需要100克,其餘適量合計100克。人參取汁備用,再全部研磨為末,合勻後用人參汁揉為丸,再在藥鼎中以文火陪炙。
老師服用後,一開始效果不錯,三次後就有所下降。而且對脾胃和消化不太好。
第二個配方不設主藥,有當歸、三七、黨參、山藥、白術(麩炒)、麥冬、黃芪、黃精、雞血藤等。
這個配方倒是沒有影響脾胃等問題。但是,效果不太好。於是,我建議老師交替服用,結果效果還算比較理想。
老師的氣血有所好轉後,聶傲決定嚐試研製補腎的方法。因為,老師現在的腎是比較虛的。
經過探察,發現老師的腎是陰陽兩虧。而且,還有精虛和氣虛的症狀。
這就非常辣手了。因為,補陽藥多是熱性藥,如附子、肉桂、鹿茸、羊藿、肉蓯蓉、巴戟天等。
補陰藥多是寒性藥,主要有石斛、玉竹、山茱萸、枸杞子、女貞子、桑寄生、西洋參等。
熱、寒兩種藥物在理論上和實際中都是能夠混合使用的,如果混合使用,不是熱、寒兩種藥物相互抵消的藥效,就是會發生其他改變,變成了毒藥。
補腎因為其症狀的不同,就有補腎陽、滋腎陰、益腎氣、填腎精等等不同的途徑和不同的用藥。
考慮再三,聶傲決定先填腎精。因為,老師已經年歲太大,腎精也就一定虧乏,隻要填補了腎精,可以再根據其嚴重的程度慢慢解決。
配方有山藥、胡桃、淡菜、枸杞子、冬蟲夏草、杜仲、鹿角膠等,都是以生精、益精和固精的平和藥物為主。
果然不出所料,老師的腎精虛有了明顯的改善。同時,腎陰虛、腎陽虛和腎氣虛都有了意想不到的好轉。
但是,要如何平衡陰陽,也是一個不好把握的問題。
看過了大量的醫藥典籍,聶傲考慮再補腎精虛所用溫平的藥物的基礎上,適當加入一些熱性藥。
配方藥物有山藥、胡桃、枸杞子、冬蟲夏草、鹿角膠、附子、肉桂、肉蓯蓉等。減少了兩味溫平的藥物,增加了三味熱性藥。
這樣做的目的是,以養精為主,結合補陽和益氣。
老師服用一段時間後,聶傲又改變配方:
用藥有山藥、胡桃、淡菜、枸杞子、杜仲、石斛、玉竹、山茱萸、女貞子、桑寄生等。
改變配方是加入了寒性的藥物,主要考慮的是,希望這樣能夠最大可能的保持陰陽的平衡,不至於失去平衡後無法彌補,因為太虛就不受補了。
其實,這樣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就是,陰陽能夠基本保持平衡;壞處是,頻繁的變換使用不同類型的藥物,引起了人體機能的紊亂。
聶傲都是結合中醫來研製丹藥,或者說已經是一中醫為主了。
因為,他不去使用那些礦石。他知道礦石是一些不純的化學物質,有很多伴生的礦物質在同一塊礦石裏。自己沒有能力也沒有方法去提煉提純,況且,現代的西藥已經很是發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