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練藥(2 / 2)

聶傲在為老師研製丹藥的同時,也練製很多其他的藥。

他看見動物撕殺受傷流血,就立即研製止血的藥散和藥膏。

看見傷口化膿,就研製消炎和生肌的藥散和藥膏。

發現骨折骨裂,就研製壯骨與接骨的丹丸、藥散和藥膏。

另外,還研製了治療頭痛腦熱、感冒發燒、燒傷燙傷……等等的各種的丹丸、藥散和藥膏。

這裏的藥材儲備畢竟不很齊全,除了老師種植的外,還有自己在森林裏去采集的。就是這樣,仍然有很多品種是沒有的,特別是一些稀有的。

但是,很多配方裏麵的藥是不可或缺的。聶傲隻能用藥性相近的其他草藥來替代,盡最大的努力來保證丹藥的效果。

多次的嚐試,讓聶傲對藥的特性和如何運用草藥有了更深的認識,對這樣靈活的使用各種草藥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

成藥的練製,其實是非常複雜的,有特定的程序和要求,更有許多各門各派的秘密方法。

首先來說草藥的選擇,一種草藥的各個部位其藥效是不同的,也不可能全部都入藥,那樣不僅效果不佳,而且製出成藥的量會非常大,不好服用也大量浪費。

選擇好後,如何提純研磨等等也需要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有的有汁有的沒有,有的有毒有的也沒有,有的需要新鮮的有的需要幹燥的……反正需要精心細致的操作。

最後的培炙就更是一件工作量龐大,程序複雜,工序繁多,要求精細操作的工作。

就說用火,有時候需要猛火,有時候需要文火;有時候先要猛火然後用文火,有時候先要文火再用猛火;有時候更要猛火文火交替使用。

而且,用火的材料也有不同的要求。有時候需要明火,有時候又需要暗火;有時候需要青杠或青杠碳,有時候又需要其他木材或其他木材碳,比如杉木或杉木碳。

其次,有時候要用到碳灰去炒、炙,有時候又要用泥土包裹或埋入地下進行烘烤。

再說爐鼎,不同的藥就需要不同材質的爐鼎。有時候需要用鐵質的,有時候需要用銅質的,有時候又需要用陶瓷的……等等。

最是複雜和需要精細操作的就是工序了,有塗、泡、磨、揉、碎、烘、烤、炒、煮、蒸……等等。大多數時候還要相互交叉,或者多次重複。

拿塗、泡來說,有的需要一層一層的塗,有的需要一種一種的泡;有的需要先塗了以後再泡,有的需要先泡了以後再塗;更有的又要塗又要泡。

一般的成藥,需要經過七、八道的工序就能夠完成。而有些珍貴的成藥,最少都要經過七、八十道的工序,更有的甚至需要上百道的工序。

而且,丹丸、藥散和藥膏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側重點。

兩年來,聶傲盡心盡力的練製了大量的丹丸、藥散和藥膏。自己的練藥技能達到了大師的水準,醫、藥的水平也突飛猛進。

最值得稱道的是,他用了一百八十多味藥,經曆了一百二十來道工序,成功的練製了一爐丹藥。

毫不誇張的說,隻要是重傷了還有一口氣在,就能夠起死回生。他原來是為老師練製的,但是,成功後卻發現,丹丸的藥力太猛,不適合老師這種年紀太大的老人服用。

有意外驚喜的是,居然對內勁的修煉有極大的作用。其效果一點都不比傳說中的少林大還丹與武當龍虎金丹差,甚至可以說有過之而無不及。

有些遺憾的是,一整爐隻有鵪鶉蛋大小的一十二枚。

成藥練製好後,如何保管也是一門學問。

一般的隻要密封好放在幹燥的地方就可以了,珍貴的丹丸就需要先用鬆脂或蠟進行包裹,再裝入玉石的或玻璃的瓶子裏,又要把瓶口密封才可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