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一家聽了哈哈大笑。這件事兒一直被人們當做不懂鄉俗鄉情生搬硬套的笑話拿來說笑。其實“吃了嗎”這幾個字還真有點含義,吃飯穿衣的開銷在經濟學上被稱為恩格爾係數。
恩格爾係數是食品支出總額占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
19世紀,德國統計學家恩格爾通過資料統計,對消費結構的變化得出一個規律:即,某個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當家庭收入增加時,家庭收入中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比例就會下降。恩格爾係數就是衡量這個比例的具體數值。
恩格爾係數可以用如下公式進行計算:恩格爾係數=食物支出金額/總支出金額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它的恩格爾係數越小,這個家庭經濟越富裕。這個家庭的恩格爾係數越大,它的經濟越困難。
比如,鄰居王阿姨的兩個兒子都在讀大學,王阿姨收入不多,每個月1300元錢的收入,除了兩個兒子的夥食費已經所剩無幾,王阿姨除了吃飯穿衣外,連顆糖果也舍不得買。對於王阿姨一家來說,她家的恩格爾係數幾乎占總支出的98%。
我國是人口大國,建國初期,政府為解決老百姓的吃飯問題煞費苦心,下令軍隊開荒種田,想辦法提高農業產量。那時尋常百姓家的恩格爾係數幾乎為100%。
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富強了,老百姓手裏也有了錢,幾十年來,普通家庭的恩格爾係數不斷降低,人們娛樂、旅遊、業餘學習的消費支出高了,食品隻占家庭總開銷的一小部分。
不同時期的恩格爾係數相比,可以反應出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進程。
國際上常常用恩格爾係數來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人民生活水平的狀況。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這樣一個標準,恩格爾係數在59%以上為貧困,50%~59%為溫飽,40%~50%為小康,30%~40%為富裕,低於30%為最富裕。從溫飽到富裕,到小康,直至最富裕,是經濟發展不可變改的方向。
介於零和一之間的數——基尼係數
有一個富商經營海上貿易,他每天的收入是16萬元,他的手下有一名勤雜工,每天收入是50元,如果單就這兩個人來說他們的收入差距之大可以用天壤之別來形容,但這兩個人的收入差距隻是兩個人的個別情況,社會上有很多不同的群體,各群體之間收入也有一定的差距,那麼他們的收入差距如何衡量呢,意大利經濟學家基尼於1912年提出基尼係數這一衡量標準,國際上把基尼係數作為綜合考察居民內部收入分配差異狀況的一個重要分析指標。
基尼係數指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於進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總收入的百分比。
基尼係數在“0”和“1”這一區間內。當該係數數值為“1”時,表示居民之間的收入分配絕對不平均,也即是說全部收入由一個單位的人所占有;而當該係數為“0”時,表示居民之間的收入分配絕對平均,不存在絲毫差異。這兩種情況是一種極限值的假設,隻存在於理論,不存在於現實社會。現實社會中,基尼係數是一個在0~1之間的不定值。
按照聯合國有關組織規定,基尼係數劃分為這樣幾個區段:
基尼係數低於0.2表示收入絕對平均;0.2~0.3表示比較平均;0.3~0.4表示相對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懸殊。
可見該數據的數值越低,表明財富在社會成員之間的分配越均勻;數值越高,表示財富在社會成員之間的分配懸殊越大。
國際上通常把0.4作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線”。發達國家的基尼指數大約在0.24到0.36之間,而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基尼係數都接近0.47。
我國基尼係數的偏大表明現階段我國稅收在調節社會公平的再分配功能上存在著弱化和缺位。稅製結構不合理限製了稅收公平調節功能的發揮,並存在強化收入不均等的趨向;稅收調節體係不健全,各稅種之間缺乏整合力,影響了稅收公平調節功能的發揮;個人所得稅製度設計不足夠規範,製約了稅收公平調節功能的發揮。
針對基尼係數的現狀,我國專家提出了如下應對措施:
一是改變現行稅製在調節收入分配方麵的製度缺陷,完善稅收調節體係,使稅收調節分配的功能在居民收入、存量財產、投資收益等各個環節能夠更有效的發揮。
二是運用綜合調控手段,加強對高收入階層的稅收調控,可以加快個人所得稅改革為途徑,也可以深化消費稅製改革為途徑。
三是把“富民優先”作為經濟發展新階段以及解決基尼係數拉大問題的重大經濟政策,對低收入者實施積極的稅收扶持政策。
另外,還可以完善配套措施,加大對非常態高收入階層收入的合理監管。基尼係數的縮小是社會分配趨向平均化的充分體現,我國一直以來都以努力發展經濟實現共同富裕為目標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