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打破封閉,建立聯係(1)(3 / 3)

他繼續著他的生意。很多東西從國外買回來再以兩倍的價格賣出去,都要比本國的成本價便宜很多,於是阿裏就利用手裏的職權下令國內停止生產,隻用國外進口的,他覺得這樣就可以節省國家資源了。

這樣的事情接連發生,阿裏已經把國內大多數行業都停產了。因為停產大家都沒有活幹,也就沒錢買東西,所以人們對阿裏的怨恨到了極點。終於人們從敢怒到敢言,上書國王治罪於阿裏。

阿裏百思不得其解,自己本來是為了國家利益,怎麼會成為這個樣子呢?講到這,教授問一位聽課的學員為什麼那個國家的人們要國王治阿裏的罪?學員回答的很幹脆,他說因為阿裏人為製造了極大的貿易逆差,使得本國經濟幾乎停滯。

貿易逆差是相對貿易順差來說的,貿易逆差和貿易順差是對外貿易的兩種相反的經濟狀態。順差和逆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國在特定年份對外貿易活動狀況。

所謂貿易順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國出口貿易總額大於進口貿易總額,又叫做“出超”。通常表示該國當年對外貿易處於有利地位。

所謂貿易逆差是指一國在特定年度內進口貿易總值大於出口總值,又叫做“入超”。通常反映該國當年在對外貿易中處於不利地位。

比如在我國曆史上,自從明朝直接貿易開通之後,直至鴉片戰爭前期,我國的貿易一直處於順差狀態。但在鴉片戰爭後和新中國成立之前我國對外貿易多處於逆差狀態,大量真金白銀流入國外,給我國造成了巨大的利益損失和經濟危害。

剛剛了解順差和逆差這兩個名詞的人,大都會問順差好還是逆差好,當然如果僅就上麵的例子來看,我們可以認為順差好於逆差,但一件事情的好壞往往由很多因素構成,當然也取決於這件事情的程度和所處背景階段。

從總體來說,順差好於逆差。貿易逆差會使本國外彙市場上外彙供給減少,需求增加,從而導致本幣的彙率下跌。

最好的辦法是,政府拋售外幣買進本幣,可是這一點必須在政府手中有足夠外彙儲備的條件下,但這樣隨之而來的將是本幣的貶值。會導致國內失業人口的增加。所以對於每個國家來說,貿易逆差顯然是一種不樂觀的經濟狀態。

順差與逆差不同,它的確能給國家帶來極大的利益,國際收支順差能拉動國內經濟增長;而且增加了本國的外彙儲備,增強了綜合國力,有利於經濟總量的平衡。

而且經濟實力的增強能夠使我國對外融資能力和引進外資能力進一步提高,並且有益於達到經濟總量的平衡。

人們常說“過猶不及”,雖然順差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有如上所述的諸多好處,但如果順差超過一定程度,也會有它的不利之處,比如貿易順差使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加大,國際貿易摩擦增加。而且國際貿易順差還提高了外彙儲備成本,增大了資金流出。

另外貿易順差容易導致經濟對外依存度過高,使民族經濟發展空間狹窄,出口結構難以達到進一步優化和調整。

我們當然不希望出現貿易逆差,但麵對順差,我們要理性的思考,客觀的麵對,我們期待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之路更加順暢,中華民族也越來越富裕和強大。

給你補助,為你鋪路——貿易補貼

2008年,在新華網上曾有過這樣一則新聞,即:“新華網北京10月21日電,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21日對外宣布,將從2008年11月1日起,適當調高部分勞動密集型和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稅率。”

該新聞還指出:根據兩部委發出的《關於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的通知》,此次出口退稅率調整涉及內容廣泛,共涉及3486項商品,大約占海關稅則中全部商品總數的25.8%。主要包括兩個方麵的內容:一是適當提高紡織品、服裝、玩具等勞動密集型商品出口退稅率。二是提高抗艾滋病藥物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稅率。

看到此處,讀者應該知道這是一則關於出口退稅的新聞,該新聞還詳細陳列了出口退稅率的比率和具體的調整內容。

另外,在物流網的網頁上有這樣一句話:2009年,青島市共為出口企業辦理出口退稅150億元,其中辦理退稅95億元。

由此可見,無論是國家或地方對出口退稅都極為重視。出口退稅是國家貿易補貼政策中的一種補貼方式。

所謂貿易補貼就是政府給予本國內的出口企業免稅或者退稅,提供經濟方麵的補助,使本國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更具競爭力。

自2008年起,國家為了抵禦全球性金融危機,扶持出口企業發展,連續多次上調部分出口貨物退稅率,以幫助外貿企業渡過金融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