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打破封閉,建立聯係(2)(1 / 3)

貿易補貼分為直接補貼和間接補貼兩種。簡單的說直接補貼就是負稅,而間接補貼通常采用放寬信貸、廉價使用能源或免費使用基礎設施等方式實現。補貼程度可以和貿易量成固定比例,也可以和貿易值成固定比例。

貿易補貼的目的是增強本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美國的農業補貼就充分的說明了這一點。美國每年的農業補貼高達400億美元。相當於平均每100美元的農業產值中,農業補貼就有20~30美元。

所以美國農民無論在地裏種什麼都不用擔心。美國的農業補貼大幅度提高了本國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從而促進美國農業的穩定發展。

但是這一補貼使得美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顯著價格優勢,對國際農業貿易體係極為不公平。

鑒於貿易補貼帶來的不公平性,世界貿易組織出台了《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議》。協議規定對其它成員國有失公平的貿易措施,其它成員國可采取補救措施,一是向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構提出援用爭端解決程序的要求;二是啟動征收反補貼稅調查程序,而且在確實因另一成員的補貼措施而受到損害的情況下,可以征收反補貼稅。

為了遏製我國經濟發展,美國起訴中國對出口商品實行貿易補貼,而且在國際上大造輿論。我國政府據理力爭自己的權利。麵對世界,我國麵臨一場沒有硝煙的商業戰爭,抵抗別國的打壓,努力發展經濟,增強綜合國力是這場戰爭的方向和目標。

想賺錢還是想賠錢——商品傾銷

甲廠家推出了一款新型暴利產品,零售價5千元,批發價4千元。甲廠家經過千辛萬苦,不懈努力,好不容易發展了23個經銷商。之後甲廠家月平均銷售總量3千件。甲廠家盈利可謂不小,但公司團隊還是希望經銷商們能夠盡快把銷量提上去。因此不斷加大對外宣傳力度。

有一天,忽然有一個人走進甲廠的辦公室,說看了宣傳覺得這種產品大有市場前途,願意大量購買,每個月可以購進三千五百個,要是能拿到最優惠價格還可以考慮現款現貨。甲廠家對這個天上掉下來的大客戶捧若上賓,當然給出最優惠的價格,批發價每件三千元。甲廠家當月銷售量極好,信心大增。

讓人奇怪的是,直到月底那23家老顧客也沒來拿貨,一個電話一個電話的打下來才知道,原來那個大客戶是乙廠家的暗探,甲乙兩廠家屬於同一行業,但乙廠家新產品開發無門,甲廠家卻日進鬥金心,眼看就要虧損的乙廠家心裏不平衡,於是派出暗探在背後惡搞了甲廠家一下。那23個經銷商,被乙廠家發展為客戶,以三千元的價格拿了貨。

甲廠家的價格防線終於守不住了,也開始降價。

接下來的又一個月,一部分批發商終於明白怎麼回事兒了,於是他們一起來進貨,甲廠家隻好又降價。

乙廠家的同質產品終於推出,價格低於甲廠家的最低價。一輪輪的價格戰就這樣打下來,到了最後,客戶說多少錢一件就是多少錢一件,這兩個廠家連本錢都不要了。

當然沒有再後來了,甲乙兩家早就扛不住了,幾天之後宣布破產。

這是一個典型的商品傾銷事件。在現實生活中類似事件多發生在國際市場上。

商品傾銷是指大企業在控製國內市場的條件下,以低於國內市場的價格,甚至低於商品生產成本的價格,在外國市場拋售傾銷商品,打擊競爭者以占領市場。

比如某國的電子產品以低於成本價格在我國市場上出售,比我國同類產品的價格低出很多。“同等質量比價錢”,老百姓當然願意買更便宜的,結果我國的同類電子品很快就失去了市場,國外的電子商品搖身一變成了市場的主人。

最近幾年也總是有我國商品在某國被投訴傾銷的新聞接連出現。備受國人關注。要了解傾銷,先要了解傾銷的幾個特征:

一是傾銷是低價銷售產品的一種措施,它是商家根據不同的市場特征和現狀自行壓價的一種銷售方式。其價格不能真實的反應市場供需和價格規律。

二是商品傾銷是在大企業控製國內市場的條件下發生的,其目的和動機具有多樣性,比如銷售過剩產品等,但通常情況下,商家是為了占有市場,達到市場壟斷,以獲取最大利益為目的。

三是傾銷是一種不正當競爭,屬於不公平的貿易行為。商家獲得利益的方式是建立在損害別國經濟利益和擾亂國際正常競爭秩序的基礎上的。

按照傾銷的時間一般可分為三類:

一是偶然性傾銷,是指某一商品的生產商為避免存貨的過量積壓,於短期內向海外市場大量低價銷售該商品。該種傾銷不以占有市場為目的,所以國際上通常會采取一種寬容的態度。

二是不定時傾銷,又稱間歇性傾銷。這種傾銷是以獲取高額利潤為目的,它破壞了國際貿易的正常秩序,違背了公平競爭的原則,通常受到進口國反傾銷法的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