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有一天,老板麵色沉重地宣布:由於我們公司的實力不強,貨物銷售量又不好,所以,公司必須破產。
於是,你和你的同事們成了周期性失業者。並且你會發現,你周圍有很多人都和你一樣失業了。
當這種情況成為一定時期的普遍現象時,這一時期的失業率就會上升。
人們都認為失業率的升高是一種不好的現象,但失業率在短期內小幅提升,社會合理的失業率及其失業現象的存在,能夠使人才資源達到合理的配置,也是促進社會發展所必需的條件之一。
你了解自己的實際收入嗎——個人所得稅
小張是個孝子,總覺得爸媽受了一輩子苦不容易,所以經常給父母買一些東西。有一次,他想給老爸老媽買兩件高檔羽絨服,穿起來輕鬆保暖,質量又好。他一早起來就打了電話,讓父母在家等,自己取了稿費買完衣服就回家。一會兒就到。
但小張的父母一直等到吃晚飯也沒見兒子的影子,正當老太太急的在屋裏打轉的時候,兒子回來了。
老爸劈頭就問“不是說很快就回來嗎,怎麼從早上一直拖到晚上?羽絨服不著急穿,見不著人是真擔心啊。”
小張趕緊解釋:“我本來以為稿費絕對夠買兩件羽絨服了,可是忘了是稅後收入,結果差二百塊錢。我的銀行卡是在建行開的戶,服裝店附近沒有建行,不得不跑很遠去找建行,花了好幾個小時才取到錢,又跑回去買衣服,再回到家當然就晚了。要是早記得是稅後就不會這樣了。”
小張劈裏啪啦一大頓解釋,把老爺子和老太太都聽糊塗了,“什麼稅前稅後的,沒事我們就放心了。”
小張說“我說的是個人所得稅。”老太太接過話茬說:“什麼個人稅不稅的,我看你跑了一天,吃了飯早點兒睡才是真的”。
小張無語,隻好吃飯。那到底什麼是個人所得稅呢?
個人所得稅是指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稱。
個人所得稅中的“個人”指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雖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一年,並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所得的個人;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但從中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
一、中國境內有住所的個人指因戶籍、家庭、經濟利益關係,而在中國境內習慣性居住的個人。
二、在境內居住滿一年,指的是在一個納稅年度中在中國境內居住365日。臨時離境的,不扣減日數。
其中納稅年度是指自公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臨時離境是指在一個納稅年度中一次不超過30日或者多次累計不超過90日的離境。
三、境內或境外所得取決於它的來源。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是指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從中國境外取得的所得,是指來源於中國境外的所得。四、來源中國境內的所得與支付地點無關,它包括:
(1)因任職、受雇、履約等在中國境內提供勞務獲取的所得;(2)將財產出租給承租人,承租人在中國境內使用而取得的所得;(3)轉讓中國境內的建築物、土地使用權等財產或者在中國境內轉讓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4)許可各種特許權在中國境內使用而取得的所得;(5)從中國境內的公司、企業以及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的所得。
個人所得稅包括以下收入:
一是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在公司任職期間,或受雇於他人期間所取得的工資,或在法律規定內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其它獎金和補貼。
二是勞務報酬所得。包括個人設計、翻譯、書畫、新聞、講學、審稿、雕刻、代辦服務等等這一類的勞務報酬。
三是稿酬所得。指個人作品以圖書、報刊或網絡等形式出版或發表後取得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