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徒博弈通常給人一種失衡的心理感受,讓人們失去理智,一錯再錯。造成本來可以避免的損失。這種博弈在經濟生活中並非少數。投資人麵對失去或無法得到的財富偶爾也會失去理智。
比如,在一次地產拍賣會上,有一塊樓盤規劃地特別搶手。很多房地產公司都想得到這塊地,但他們心裏有數,這塊地不屬於自己,因為自己的公司實力不夠,最有可能的得主就是本市最牛的房地產公司“大亨地產”。這家地產公司上有政治背景,下有萬貫資財。出乎意料的是,拍賣這塊地時,忽然有一家公司出資高出“大亨地產”一倍,“大亨地產”的年輕副總沉不住氣了,一再隨之跟價。最後“大亨地產”以高於底價三倍的價格拿到了這塊地。急紅了眼的副總陷入了賭徒博弈的怪圈子,得到了地卻付出了與計劃中不相符合的支出。他的目的隻是想賭下這塊地,卻不會理性的計劃得失。
著名經濟學家保羅·繆爾森就曾經說過:“增加100元收入所帶來的效用,小於失去100元所損失的效用。”就是說對同樣數量的損失和贏利,人們的感受是不同的。一定數量的損失所引起的價值損害(負效用)要大於同樣數量的贏利所帶來的價值滿足(正效用)。
也許正是失去的負效應使得賭徒博弈在經濟活動中有了可乘之機。
在經濟活動中,賭徒博弈還經常出現在對稀缺資源的購買過程中,比如對煤的購買。國家對不符合規格的中小煤礦進行治理後,有一段時間市場上煤炭供應不足,各個買家競相搶購,隻賭自己買到了多少煤,盤算著自己能賺到多少錢,搶紅了眼的商家們似乎都失去了理智。
但市場卻是清醒的,不久之後,經調整符合國家要求的部分煤礦逐漸開工,那些怕失去賺錢機會而瘋狂儲煤的商家們恰恰事與願違,為他們不理智的賭徒行為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雖然經紀人大多時候都是理性的,但“利令智昏”的說法從古至今都被應驗著,商家們在經濟投資和經濟較量中千萬不要以賭徒的贏回心理和好麵子心理來決定問題,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敏銳的分析能力,以避免賭徒般的無法自製。
“剩女”是怎麼來的——信息不對稱
最近幾年“剩女”之說接連不斷,但“剩女”大都是有才華又漂亮的女生,這是社會公認的。那麼如此優秀的女生為何會成為“剩女”呢?來看一下漂亮女生的困惑。
漂亮女孩的一般追慕者們會這樣想:她是如此的漂亮,怎麼會屬於平平常常的我呢?她應該結伴比我有錢的闊佬,比如世界股神沃倫·菲特才對呀。於是,他們很有自知之明地放棄了“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的妄想,轉而追求自認為跟自己配對的女生去了。
巴菲特在華爾街偶遇來紐約觀光的漂亮女生之後,也頗為心儀,但他轉念一想:這麼漂亮的女孩,怎麼會輪到我來追呢?我雖然有錢,但有錢的卻不止我一人啊,她應該屬於比我年輕的闊佬才對,比如微軟總裁比爾·蓋茨。於是巴菲特老人長歎一聲,要是金錢可以換回逝去的年華就好了。今生無緣,再盼來生吧,轉而與結發老婦相伴去了。
漂亮女生畢業了,揣著簡曆去微軟公司麵試。主考官比爾·蓋茨麵對如此世間難得的佳人,豈能坐懷不亂,腦海中翻起千層浪。但蓋茨轉念一想:我夠資格去追求她嗎?我不過是有點錢也不算老而已,她應該屬於比我更強健、更有活力的闊佬,比如籃球巨星邁克爾·喬丹。比爾·蓋茨麵對自己貌不驚人的體形,長歎一聲,要是當初我不選擇IT行業而進軍籃壇就好了,於是放棄自認為不屬於自己的心儀女生,繼續埋頭與司法部周旋。
漂亮女生參加工作之後有錢了,購得一張現場觀看籃球比賽的門票,邂逅了飛人喬丹。飛人也是人啊,也有七情六欲,麵對漂亮女生再也不能正襟危坐了,心中一陣激動。但喬丹冷靜下來一想:如此傾國傾城的美人,怎麼可能會形單影隻呢,肯定是名花有主了。可憐可悲啊,她要是我的鄰家妹妹就好了,小時候我就把她預定了。
這就是漂亮女生的困惑。由於有自知之明的男生都預期漂亮女生的擇偶標準肯定是一個極高的門檻,造成他們都退縮不前,因此漂亮女生終成“剩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