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他果然有了發現,原來這些糧店說無糧是假,囤積居奇是真。照現在看來,江南的糧店有三四家,他們如何能夠眾口如一?
欽差大臣悄悄派人仔細訪查,後來買通糧店的幾個大掌櫃,才得知原來這幾家糧店的店主暗中串通,他們說好無論誰問都一口咬定市場缺糧,無法出售。想起餓死的百姓屍橫街頭,欽差大臣怒從心頭起。不用再想,結果當然是這幾家糧店的店主被繩之以法,大臣開倉放糧,最終使得江南百姓免於挨餓。
故事中的幾家糧店店主實在是缺乏人道,他們竟然串通聯合,一起控製了江南的糧食市場。店主是經商之人,在經濟學領域,他們這種做法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寡頭。
寡頭是指一種由少數賣方主導市場的市場狀態。寡頭實際上是少數賣方的聯合,他以集團的形式構成市場壟斷。
比如美國的汽車業、罐頭電器設備等行業都隻被幾家企業所控製。歐佩克就是一種典型的寡頭壟斷形式。在歐佩克這一石油組織成員中,沙特阿拉伯是最大的、最有影響力的一位。一般都是由沙特最先提出定價,然後各成員國協商後遵照執行。為了避免引起彼此的紛爭,有時即使是石油銷路不時,他們寧願采取減產的方法應對市場,也盡量不去降低價格。
被少數企業所操控的某種商品一旦投入市場運作,就會形成寡頭市場。寡頭市場是指少數幾家廠商控製整個市場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的市場組織。
寡頭市場的形成原因包括以下幾點:一、該產品必須屬於規模性產品。
當某種產品滿足在相當大的生產規模上進行生產才能達到最好的經濟效益時,這種產品就構成了寡頭市場形成的產品特質。
試想一下,如果一種產品連小手工作坊也做得來,就會遍地開花,大廠家的成本投入高,但小作坊的生產簡單,成本較低,這種競爭當然不利於寡頭市場的形成。
二、行業中幾家企業對生產所需的基本生產資源供給的控製。
生產資源是產品的源頭,如果生產資源被控製在少數商家手裏,寡頭市場的形成就成為一種必然趨勢。
三、政府的扶植和支持。
在前兩個條件成立的情況下,政府的支持可以不必參與其中。也就是說,政府政策不是寡頭市場形成的必要因素。但有時候,為了避免獨家壟斷,政府會出台相關政策扶植一些有潛力的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支持隻是一個獨立的因素。他和其他因素一起作用於市場經濟的發展潮流之下。
寡頭和壟斷看起來極為相似,隻是把原來的一個生產企業,變成了少數幾個。但正因為如此,寡頭和壟斷在某種條件下又有著本質區別。“道不同,不相為謀。”比如當政府有針對性的出台一種經濟政策時,形成寡頭的幾家企業中,有的企業會因為顧及該政策下自己的最大利益,從而取消聯合。但壟斷就大為不同,獨家的生產者在單一的政策條件下,幾乎不可能產生內部分裂。
在經濟運作中,投資者如果想在已經形成的寡頭市場上分得一杯羹,一定要做好前期調查,如果沒有大的把握,很可能被擠壓致死。所以,在這裏要提醒那些投資人,投資之前先去調查產品資源和產品市場,隻有做到胸中有丘壑,才能賺得金銀滿錢櫃。
大魚吃小魚的生存規則——兼並
在早年的法國,有一名叫洛娃的男孩子,他從小就聰明能幹,頗受老師和家長的喜愛。隨著年齡的增長,洛娃對服裝表現出了特別的興趣,隻要有時間就會打開服裝類的書邊看邊畫。
到了後來,他幹脆放棄正在就讀的法律專業,改修服裝專業。畢業之後,他懷著他的抱負和對服裝行業的獨到見解四處求職,沒想到的是,很多大公司更看重他在服裝學校所學的具體知識,而沒有一家公司能夠接受他的理念。
洛娃失望極了,為了維生他隻好找了一份餐廳的服務生工作,但他一直不肯放棄自己的理想。三年之後,洛娃辭去了餐廳的工作,在朋友的幫助下,開辦了一家屬於自己的服裝加工店。店麵很小,但他終於有了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