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一隻無形手,牽著市場走(2)(1 / 3)

三是股權和債權,在法人製度實行後,由於企業擁有對資產的法人所有權,致使原始產權轉變為股權或債權,或稱終極所有權。

隨著經濟的發展,產權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比如知識產權在近幾年不但提得響而且越來越為全社會所關注。為了確保沒有異議,企業和商家們一定要以法律形式保護自己產權的合法性。

沒有阻力的市場競爭——完全競爭

1977年英國人弗雷迪·雷克闖進航空運輸市場,開辦了一家名為雷克的航空公司。雷克航空公司剛剛開業便聲明崛起。幾個月下來,它的知名度便超過了幾家老牌的大公司。

雷克公司之所以如此牛氣,是因為它開了價格的順風船。當時從倫敦飛往紐約的航班票價為426美元,而雷克的售價是273美元,遠低於當時的最低票價。因此公司生意甚是紅火。

雷克公司的低位定價搶走了其它公司的生意,也令很多大的航空公司氣急敗壞。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

果然,不久之後,一些大公司聯合降價,售價比雷克公司的售價還要低很多。這下子雷克公司撐不下去了,它去銀行貸款也是無功而反。因為各大航空公司已經疏通各種關係,阻止金融機構給雷克公司提供資金。

這樣一來,名噪一時的雷克公司一夜之間破產下馬,從此銷聲匿跡。雷克公司破產後,各大公司的票價馬上又調到原來的價位。

在商業領域,競爭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像雷克公司這樣曇花一現的公司也不在少數。競爭有不同的形式,其中完全競爭是一種完全市場化了的競爭。

完全競爭是指,一個市場完全靠一隻看不見的手,即價格來調節供求。在完全競爭的市場中,購買者和銷售者的買賣行為對市場價格沒有任何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麵:一、市場上的買者和賣者都是無數的;如果買者少而賣者多,就會形成供過於求的局麵;反過來,如果賣者少而買者多就會形成賣方市場,這樣該產品就會供不應求。所以無論是買者和賣者哪一方受數量局限,都無法形成完全競爭。二、所提供銷售的物品是完全相同的,不存在產品差別;如果該銷售品為鞋,則有布鞋和皮鞋之分,它們屬於同一大體係的兩種不同質地的商品,因此是無法形成完全競爭的。

三、市場資源的流通是完全自由的;對於同一產品,如果市場資源不流通,可能會出現價格歧視的現象,在商家利用價格歧視大做文章的前提下,完全競爭是不存在的。四、買方和賣方能夠掌握市場的全部信息。

對於買方和賣方來說,如果有一方獲得的信息失真或者不完整,就會造成決策失誤,影響市場供求狀況。在這種狀態下,完全競爭根本就沒有生存之地。小麥就是一個很典型的完全競爭的例子,成千上萬的農民在市場上出售他們的小麥,不可計數的消費者,購買小麥和小麥產品。

但沒有一個買者或賣者能影響小麥的價格,所以,大家都認為小麥的價格是既定的。

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競爭能夠促進人類經濟的發展。在一輪輪的競爭和發展中,社會才能進步,人類文明也逐步邁向嶄新的時代。

完全競爭也起著同樣的作用。但與競爭不同的是,完全競爭的市場條件對消費者和生產者都不會有什麼不利。雖然商品生產者也必須競相降低成本、壓低售價,但消費者按市場價格購買該商品後,生產者可獲得正常利潤。

完全競爭可以使社會資源得到充分利用,使其更加有效的分配到每一個部門、每一種商品的生產上。從而使生產效率高的企業得到人才、資金、勞力、設備等社會資源的重新組合,以此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完全競爭是經濟學上的一種假設,現實中並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完全競爭市場。市場總是受這樣或那樣的條件影響,比如供需,比如虛假信息,再比如宏觀調控等等。所以,完全競爭就像伽利略的理想實驗一樣,忽略了現實中的各種外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