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上通下達,良好的溝通是管理的生命線(3)(2 / 3)

分公司的助理馬上找到人事部,調出了公司所有工作人員的名單和檔案,還有一些相關的材料,並通過空運運到了公司總部大樓。

這個案例反映的典型問題是,管理者在溝通中,語言不夠精確,一句“我希望你準備得詳細一點”,引起了下屬誤解。其次,下屬沒有及時反饋也是個問題,比如,若下屬接到這個任務後,多問一句:“你需要哪些資料?”恐怕就不至於把分公司所有員工的檔案運送到總部了,而是隻給總經理一組數據就可以了。

在企業管理中,正是因為這些細小問題上的溝通不暢,導致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嚴重幹擾了公司的發展,有時候還會引起顧客的投訴。

一天中午,一位客人在某酒店的前台退房,他把鑰匙交給前台經理,表示半小時後回來結賬。當時前台經理正準備去吃午餐,考慮到客人半小時後才回來,而她用餐時間不到半小時,於是她將客人交來的鑰匙放在櫃台裏邊,並未告知下屬,就去吃飯了

不料,僅過了15分鍾,客人就回到前台,表示要退房。而另一名值班員要求客人上交鑰匙,但客人卻表示鑰匙已經上交。由此,客人與值班員發生了矛盾,最後客人生氣地投訴了飯店。

酒店的前台經理缺乏溝通意識,她在離開時,並未與下屬交代清楚,這才是導致客人投訴的根本原因。由此可見,在管理中一定要強調溝通到位,溝通不到位或沒有溝通,對企業管理會產生很多負麵的影響。那麼,在溝通時,管理者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首先,溝通要簡潔明確,切忌囉唆。

簡潔明確是指,言簡意賅地把任務交代清楚,要做什麼、要做到什麼樣的效果、什麼時候完成等,一一告知清楚。而不要囉囉唆唆,像唐僧念經一樣,那樣會削弱員工對關鍵因素的印象,不利於員工執行到位。

其次,詢問員工:你有什麼不明白的嗎?

很多管理者在溝通時,不重視這一點,他們認為下屬明白,其實下屬明白了嗎?員工是否明白,管理者多問一句就可以了。這樣給員工一個表達疑問的機會,顯得管理者善解人意。

再次,讓員工重複一下你的意思。

當你與員工溝通之後,你不妨對他說:“你說一下我要你做什麼?”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考察員工是否真的明白你的意思。

最後,對員工說:“執行過程中,有問題隨時問我。”

有時候,員工在執行中出了問題,不好意思問領導者,硬著頭皮去執行,到頭來執行結果與領導者要求的相差甚遠。其實,如果在遇到問題時,及時詢問領導者的意見,這種情況是很容易避免的。所以,管理者有必要提醒下屬一句:“有問題及時來問我。”

7忽視員工抱怨隻會讓抱怨蔓延

抱怨是一種正常的心理情緒,不論在什麼樣的公司,員工的抱怨都是客觀存在的。從薪酬福利到工作任務量,再到部門利益,再到企業製度等,都存在抱怨。作為領導者,要看抱怨的背後是什麼?是公司的製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還是僅僅是一種抱怨而已?抱怨的存在是員工本身的問題?還是公司的問題?

管理者大可不必對員工的抱怨產生恐慌,但是一定要認真對待。很多管理者忽視員工的抱怨,裝聾作啞,不重視員工的抱怨,認為隻要不去理會,員工的抱怨就會自然消失。殊不知,這種掩耳盜鈴般的自我安慰有多麼可笑。要知道,抱怨就像一種慢性毒藥,時間越久,擴散越大,甚至會產生“蝴蝶效應”,毒性一波一波地擴散開來,最後造成難以彌補的後果。

擁有20多年管理經驗、現任麥考林CFO(財務總監)的張先生表示,他聽多了員工的抱怨,也解決了很多抱怨。在他看來,針對不同的抱怨,要有相對應的措施,這樣才能像打太極一樣,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張先生說:“有些員工隻是抱怨公司不能吃東西,或者一些辦公設備老舊,這樣的抱怨隻是抱怨而已。他們需要發泄,那就發泄好了;有些抱怨則涉及到公司的影響和利益,如果這樣就不能袖手旁觀了,必須及時解決,包括製定規範的工作流程、明確崗位職責、完善規章製度等。”

抱怨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領導者,沒有體察到員工的抱怨所折射出來的想法,或者對員工的抱怨反應太慢,從而導致員工的抱怨情緒蔓延下去,最終導致管理混亂、矛盾激化。因此,領導者要在第一時間注意到員工的抱怨,及時消除員工的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