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洛克菲勒的助手貝特福特經營失誤,導致公司在南美的投資失敗,損失40%。回到公司,貝特福特做好了挨罵的準備,但洛克菲勒卻沒有罵他,而是拍著他的肩膀說:“全靠你處置有方,替我們保全了剩下60%的投資成本,你幹得很出色,這已經出乎我們的意料了。”在這種賞識下,貝特福特後來為公司屢創佳績,成為洛克菲勒石油帝國中的中堅人物。
洛克菲勒的做法是明智的,他懂得從下屬的錯誤中發現下屬的成績,通過賞識而不是批評來保護下屬的自信心,激發下屬的幹勁。這一招非常值得管理者們學習。
全球最大的調研公司蓋洛普公司曾花費25年的時間,針對全球100萬個普通員工、8萬個經理人進行調查,最後總結出他們的管理之道,並寫成一本名為《首先,打破一切常規》的書。在書中有這樣一段話:
“如果你的上司根本不表揚你,你就不得不靠自己的智慧而生存。如果你天生善於自我激勵,那麼你就可能在毫無表揚的情況下長期生存。然而,大部分人很快就會感到心累——麵對沒有表揚的環境,你可能考慮跳槽。”
針對這種現象,蓋洛普的專家建議管理者們:如果員工從遲到30分鍾變為遲到10分鍾,你應該誇獎他。因為肯定員工的進步會讓員工有良好的自我感受,促使他更加認真地對待工作。這句建議是典型的賞識激勵,對引導員工走向優秀非常有益。
著名的排球教練郎平在美國擔任排球教練時,經曆過一件讓她記憶深刻的事。當時,郎平被一個排球學校邀請去教那些業餘的小姑娘學習排球。在郎平看來,那些小姑娘的技術十分糟糕。她對她們要求嚴格,一絲不苟地指出她們的錯誤。一段時間後,學員們都很怕郎平,上課的時候特別緊張,教學效果很差。
後來,學校領導邀請郎平去看一個受歡迎的美國排球教練是怎樣授課的。雖然這個女教練的水平比不上郎平,但是她的教學效果非常出色。郎平過去一看,徹底震驚了。隻見那個教練對學員們說:“親愛的,你們已經做得很好了,初學者都是這樣的,你們已經很了不起了,但是如果手臂再高一點就更完美了。”或者對學員們說:“我從來沒見過像你這麼有天賦的學員,你隻需要加快速度就非常好了……”
試問一下:有誰喜歡被批評、被指出不足呢?你不喜歡,我也不喜歡,任何人都不喜歡。可是,很多管理者對待下屬,就像老師對待學生、父母對待孩子一樣,整天不停地挑下屬的毛病,盡管下屬做得夠好了,他們依然不滿足,絲毫不考慮對下屬的打擊和傷害。他們不知道,當下屬遭受批評時,會感受到很大的壓力,更糟糕的是,沒有什麼比批評更容易傷害一個人的自尊心和打擊一個人的自信心了。所以,如果你想成為出色的領導者,成為下屬們都希望的領袖,請不要用批評對待下屬。
美國著名的廣告人大衛·奧格威創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廣告公司之一——奧美廣告。他曾經說過:“在我所有的工作目標中,這一目標置於首位:竭盡全力使每一個員工在公司的工作生涯成為愉快、幸福的經曆。對無能為力的問題,我們的職責就是:改變嘴角的線條。”改變嘴角的線條,用帶著微笑的賞識引導下屬吧,那樣下屬會變得更加出色。
7別忘了,多數員工需要以薪換心
得人才者得天下,但得到了人才,不意味著能長久地留住人才。說到留人才,我們就不得不提一個字——錢。中國有句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盡管這句話有些俏皮,但它卻能從某種程度上反映出錢對人們生活的重要性。所以,要想員工幫你創造效益、賺取利潤,企業必須拿出真正的誠意,隻有用“薪”才有可能換來員工的心。
不要覺得這個觀點太過現實,因為社會就是這般現實的。生活需要成本,大到買房、買車、結婚、生子、贍養父母等,小到柴米油鹽醬醋茶,日用生活品等,哪一樣不需要錢?每個員工上班的首要目的就是賺錢,這種心理相信每個老板都能理解。如果企業無法滿足員工較為合理的薪水要求,那麼越是優秀的員工離開得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