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會用人,你的管理就會事半功倍(3)(2 / 3)

在一次商界聚會上,有一位老板揚言要把手下的3個“不成材”的員工炒掉。他的大意是:張三整天吹毛求疵,李四整天杞人憂天,害怕公司出事故,王五是個話癆子。

這位老板的話被另一位老板無意中聽到了,他莞爾一笑,說:“既然你不想要這3名員工,就給我吧!”那位老板慷慨應允。

第2天,那3名被“拋棄”的新人來到新公司報到,新老板給他們安排工作:“張三負責質量監督和管理,李四負責保安工作,王五負責企業產品宣傳和推廣工作。”三人一聽,欣然受命,馬上興衝衝地去工作了。

由於做自己喜歡做、擅長做的事情,這3個人的創造性得到了很好的發揮,不久,公司的效益直線上升,公司的產品質量問題驟然下降,公司的安全隱患、危機問題,也得到了很好地解決。

這位老板的做法與三國時期曹操的做法非常相似,曹操在用人時,也善於知人善任,唯才是舉。曹操知道哪些人是人才,知道他們是哪方麵的或哪種類型的人才,然後把他們放在最合適的位置上。比如,崔琰、毛介為人清廉正派,曹操讓他們選拔官吏;棗祗、任峻任勞任怨,曹操就讓他們負責屯田……正是由於曹操的知人善任,他帳下的大批謀士和猛將才能在自己最擅長的職位上為其效命。

俗話說:“不怕有短,隻怕無長。”每個人都有缺點,也有優勢。身為領導者,應該具備一雙善於發現員工優點的慧眼,還應該有一個善於包容員工缺點的心胸。當員工的某個優點能為企業帶來巨大的效益時,領導者不妨忽略員工其他方麵無關緊要的缺點。這樣才能讓員工最大限度地發揮“優勢效應”。

在美國南北戰爭初期,林肯任用了很多沒有重大缺點的將軍,但這些將軍也沒有突出的軍事才能,可以說他們的表現中規中矩。結果,從1861年到1864年的這3年中,北方軍雖然在人力和物力方麵有巨大的優勢,但在戰場上卻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後來,林肯改變了用人策略,他大膽任用了具有軍事天才的格蘭特將軍為北方軍的總司令。當時有人勸告林肯:“格蘭特有貪杯的毛病,難堪大任。”但是林肯卻說:“要是我能知道格蘭特將軍喝的是什麼品牌的酒的話,我就會向其他各位將軍也各送上一桶。”

對軍人而言,喝酒自然是有害的,但是軍人最重要的任務是打勝仗,是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之外。而且在南北戰爭時期,打勝仗是最關鍵的任務,格蘭特的貪杯相對於他的運籌帷幄簡直微不足道。所以,林肯選擇了忽視其缺點,大膽運用其優點的用人方式。事實證明,林肯的任命決定是明智的,格蘭特上任之後,南北戰爭的形勢馬上向有利於北方軍的方向傾斜,最終北方軍在這次戰爭中笑到了最後。

讓猴子爬樹,猴子自然會爬得遊刃有餘,它還會把爬樹當成一種享受;讓老虎鎮山,老虎會讓整片山林太平無事,讓山林茂密繁盛。所以,不要苛求員工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而要重點發現員工的優勢,引導員工揚長避短,把優點發揮到極致。當員工做自己擅長的事情時,他們才會獲得巨大的成就感和價值感,才能為企業帶來巨大的效益。

7領導者要有大胸懷,敢於任用比自己優秀的人

有人曾專門做了一項研究,大意是:如果領導者的個人能力是90分,但帶的“將”(下屬)的能力大都隻有60分,那麼這個團隊的戰鬥力大概隻有60分。如果主管的能力是80分,但帶的“將”的能力大都在90分以上,那麼這個團隊的戰鬥力可以達到90分以上。

這項研究告訴我們,領導者的價值不在於他個人能力有多強,而在與他能夠帶領更多有能力的下屬來完成團隊目標。因此,領導者不應該隻關注個人的“成績單”,而應該更關注團隊的“成績單”。怎樣才能讓團隊的成績單更優異呢?最有效的一個辦法就是任用比自己更優秀的人。在這方麵,美國曆史上的第2位總統約翰·亞當斯就做得非常好。

美國華盛頓總統卸任後,亞當斯成為美國的總統。當時美國正麵臨著與法國關係破裂的危機,到了1797年底,兩國的關係已經到了劍拔弩張、一觸即發的危險邊緣。亞當斯意識到,與法國開戰是不可避免的,而要想打勝仗,就必須要有一位得力的統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