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主動跨越 建一個超越自我的平台(1 / 3)

每天做得出色,你就會超越自我

堅韌是優秀員工的最優品質

不管你是誰,要想從主動到卓越,都必須有所舍棄,在自己認可的事情上堅韌不拔,而無關大局的事,可以立即罷手。這就是說,一個員工要“有所為”必須同時要“有所不為”,嚴格約束自己,“有所不為”的人,方能大有作為。一個員工隻有做到以超脫的態度對待世事的紛繁和擾動,才有可能傾其全力攻關於重點領域,在這一領域作出突破。

無論做什麼事,我們都要“咬緊”一處,緊叮一處,堅持不懈地進攻,才會有所突破、作出成就。每一位渴求成功的人,尤其是處於創業階段的奮進者,務要時時防範自己,不要濫鋪攤子,濫用精力,不要以為到處出擊才有收獲,而應當像錐子那樣,鑽其一點,各個擊破,讓自己在某一方麵展示出自己的特長,這樣才能贏得更大的成功。那些自認為是多才多藝、精力超群的人,結果反而是看起來樣樣通,實際上什麼都不懂,這樣,別人以令人耀眼的特長立足於世,而你卻難以與其匹敵,因此痛失獲得成功的各種機會。

任何有所為的人,都不是在一切領域裏都能有作為的。即使在某一領域裏,也不是每一方麵都能有所建樹。想全知全能,不過是天真的幻想。聰明的人,絕不會四處出擊,樣樣都深入,門門爭第一。你的每一種欲望,都會跟你的另一些欲望發生衝突。如果你窮於應付,你就會被折磨得煩惱叢生。長期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你的心,甚至會被撕成碎片,你的精力,被空耗至盡,最終將一事無成。

有位成功人士說過:“努力或許不一定讓一個人成功,但持續不斷的努力,一定會使人成功。”

從這位成功人土的感言中,可以看到,持續不斷的努力,鍥而不舍的韌勁,是一把走進成功大門的鑰匙,它可以使人在大災禍、大困苦的時候不致滅亡,它可使貧窮的青年堅持半工半讀念完大學,使洪水過後良田成泥灘的農民再一次播種下收獲的希望,使失敗的人一次次從失敗中站起來堅強地再一次邁向成功。世界上沒有一種東西替代堅韌的意誌和鍥而不舍的精神。

鍥而不舍的精神,是一切成就大業的人的共同特征。他們或許缺乏其他良好的素質,或許有種種缺點、弱點,但他們不缺的是鍥而不舍的精神和堅韌的意誌。勞苦不足以使他們灰心,困難不足以使他們喪誌,他們總是奮鬥著,努力著,期待著。

秉性堅韌,是成大事立大業者的特征。這些人獲得巨大的事業成就,也許沒有其他卓越品質的輔助,但肯定少不掉堅韌的特性。使從事苦力者不厭惡勞動,使終日勞碌者不覺疲倦,使生活困難者不感到誌氣沮喪,原因都是由於這些人具有堅韌的品質。

依靠堅韌為資本而終獲成功的年輕人,比以金錢為資本而獲得成功的人要多得多。人類曆史上全部成功者的故事都足以說明:堅韌是克服貧窮的最好藥方。已過世的克雷吉夫人說過:“美國人成功的秘訣,就是不怕失敗。他們在事業上竭盡全力,毫不顧及失敗,即使失敗也會卷土重來,並立下比以前更堅韌的決心,努力奮鬥直至成功。”

有些人遭到了一次失敗,便把它看成是拿破侖的滑鐵盧,從此失去了勇氣,一蹶不振。可是,在剛強堅毅者的眼裏,卻沒有所謂的滑鐵盧。那些一心要得勝、立意要成功的人即使失敗,也不以一時失敗為最後之結局,還會繼續奮鬥,在每次遭到失敗後再重新站起,比以前更有決心地向前努力,不達目的決不罷休。還有許多人做事有始無終,在開始做事時充滿熱忱,但因缺乏堅韌與毅力,不待做完便半途而廢。任何事情往往都是開頭容易而完成難,所以要估計一個人才能的高下,不能看他下手所做事情的多少,而要看他最終完成的成就有多少。例如在賽跑中,裁判並不計算選手在跑道上出發時怎樣快,而是計算跑到終點時間的先後。

要考察一個人做事成功與否,要看他有無恒心,能否善始善終。持之以恒是人人應有的美德,也是完成工作的要素。一些人和別人合作完成一件事時,起先是共同努力,可是到了中途便感到困難,於是多數人就停止合作了,隻有那少數人,還在勉強維持。可是這少數人如果沒有堅強的毅力,工作中再遇到阻力與障礙,勢必也隨著那放棄的大多數,同歸失敗。

有人在給他從事商業的朋友推薦店員時,舉出了某人的許多優點,那做商人的朋友問道:“他能保持這些優點嗎?”這實在是最關鍵的問題。首先,是有沒有優點?然後是,有了優點,能否保持?遇到失敗,能否堅持不懈?所以,具有堅韌勇毅的精神是最寶貴的,具有這種精神才能克服一切艱苦困難,達到成功的願望。如前所述,在化渴望為成功的過程中,堅韌不拔是重大要素。堅韌不拔的基礎是意誌力。

每一個人都應該有堅強的意誌力,還應該具有使意誌力趨於堅定的能力。如果沒有這種能力,就像永遠達不到沸點的水一樣,那麼靠水的蒸汽來推動的火車也隻會停在原地。

一個有著堅強意誌力的人,便有創造的力量。不論做什麼事都要有堅強的意誌,任何事情隻有付出極大的努力才能獲得成功。

你是以怎樣的態度來應付困難的呢?當困難臨頭的時候,你感到慌亂或是恐懼嗎?是猶豫還是逃避呢?你麵對困難的時候,是否用推諉的態度呢?比如你會想“如果我能做的話,我一定做”,還是會以“試試看”的態度對付困難呢?

而其實,人的意誌力有著極大的力量,它能克服一切困難,不論所經曆的時間有多長,付出的代價有多大,無堅不摧的意誌力終能幫助人達到成功的目的。一個能控製自己意誌力的人,會具有推動社會的偉大力量。這種巨大的力量可以實現他的期待,達到他的目標。如果一個人的意誌力堅固得跟鑽石一樣,並以這種意誌力引導自己朝著目標前進,那麼所麵對的一切困難,都會迎刃而解。

遠大的目標,往往是一個人強有力的精神支柱,它能使年輕人免掉種種試探,抵禦種種誘惑,而不至墮落到罪惡的深淵中去。

如果你見到一個年輕人,他用斬釘截鐵的態度去實施他的計劃,而絲毫沒有“如果”、“或者”、“但是”、“可能”的念頭,那麼這樣的年輕人,一定會抵禦種種誘惑,將來也必定會獲得成功。

凡有明確目標,並能照著既定程序去做的人,便能堅定自己性格上的勇氣與力量,而這種勇氣和力量足以支撐他的成功。

人人都應該去爭取理想的自由,因為隻有自由地張揚自己的理想,才能創造出宏大、完美的成就。如果一個人不去爭取理想的自由,不以實現最高人生目的為要務,那麼不論他多麼盡心盡職,多麼發奮努力,他的一生也不會有大的成功。

沒有控製意誌力的力量,便沒有持之以恒的恒心,也就沒有發明與創造的可能性。有許多年輕人最初很熱心於他們自己的事業,但是往往就在一夜之間,竟然會放棄自己原有的事業,而去進行別的事業。他們常常在懷疑著,自己是否處在恰當的位置上?他們的才能怎樣加以利用會最有價值?有時麵對困難,他們會感到灰心,甚至是沮喪,或者當他們聽了某人成就了某項事業,他們便開始埋怨自己,為何自己不也去做同樣的事業。

要使自己的生命具有特殊意義,要與眾不同,就要做高尚的事情。無論曆時多長久,無論要麵臨多少艱難曲折,決不可放棄成功的希望和誌向。

總的來說,把堅韌不拔的毅力培養成為習慣,有四個簡易的步驟。這些步驟不需用到大量的智慧,也不必用到教育的背景,隻要用一點點時間,或下一點點的功夫。必要步驟有:

第一、用灼燒的熱切渴望,支持自己實現確切的目標。

第二、以連貫行動執行確切的計劃。

第三、把持住不為負麵影響自己而喪氣,包括親友故舊的負麵暗示。

第四、和一名以上鼓勵自己執行計劃追隨目標的人建立友好的友誼關係。

在各行各業中,想要出人頭地,這四個項目都是不可或缺的重大步驟。

工作的藝術就在於知道何時應該緊緊抓住工作,而何時卻又該放棄,這因為工作是複雜的。工作既讓我們依賴它的許多賜予,又限定了我們依賴的程度。猶太先知說過:“人緊握著拳頭來到世上,卻鬆開手離去。”不要希望於“如果”,而要踏踏實實做事假如一個員工總是把自己的成功的希望置於“如果”上,那麼肯定是被動地消極地等待一切。這是非常可怕的錯誤!如此下去,隻能遠離卓越。美國一個成功的推銷員在回答如何訓練推銷員時說道:“我教他們做一個隻想‘如何’的人,而不是做一個隻想‘如果’的人。”

他指出了考慮“如何”和隻想“如果”之間的差異。“想‘如果’的人,隻是難過地追悔一個困難或一次挫折,悔恨地對自己說:‘如果我沒有做這或那……如果當時的環境不一樣的話……,如果別人不這樣不公平地對待我的話……’就這樣從一個不妥當的解釋或推理轉到另一個,一圈又一圈地打轉,終是於事無補。不幸的是,世上有不少這樣隻想‘如果’的失敗的人。考慮‘如何’的人在麻煩或甚至於災難降身時,不浪費精力於追悔過去,他總是立刻找尋最佳的解決辦法,因為他知道總會有辦法的。他問自己:‘我如何能利用這次挫折而有所創造?我如何能從這種狀況中得出些好結果來?我如何能再從頭幹起,重振旗鼓?’他不想‘如果’,而隻考慮‘如何’。這就是我們教給我們推銷員的成功程式。

“考慮‘如何’的人會很有效率地解決問題,因為他知道在困難之中總可以找到價值。他不把時間浪費在沒有助益的‘如果’上,而立刻去思量具有創造性的‘如何’。他排除有破壞力的想法,而運用有建設效果的想法。而且他永不放棄,無論如何,他也不放棄。請你相信我,”他最後說,“如果今天世界上有更多隻考慮‘如何’的人,你想想看我們會做出多少事來?”所以,遇到困難和問題,遭受失敗和挫折以後,把注意力放在“如果”上麵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每每到了這個時候,最為關鍵的是要想到“如何”二字,即如何擺脫困境,如何從失敗中奮起,如何解決自己麵臨的問題。當然,每個人遇到的時機問題不同,回答“如何”的答案也不同,但回答這樣的一個問題卻是必須做的。例如,日本礦山大王古河市兵衛,在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以“忍耐”二字來回答“如何”二字。他在青年時期受雇於高利貸業者,當收款員。有一天晚上,他到客戶那兒催討錢款,對方毫不理睬,並且幹脆熄燈就寢,一點兒都不把古河放在眼裏。古河對他毫無辦法,忍饑受餓,一直等候到天亮。早晨,古河並沒有顯出一點憤怒,臉上仍然堆滿笑容。對方被古河的耐性所感動,立即態度一變,恭恭敬敬地把錢付給了他。

他的這種認真隨和又富有耐性的工作精神,誠懇的待人態度,讓老板大為欣賞,沒有多久,老板就介紹他去財主古河家做養子,之後,他便進入豪商小野組(組等於現在的公司)服務,因工作表現優異,幾年後就被提升為經理。

古河曾買下廢銅礦——足尾銅礦時,第一銀行董事長澀澤榮一因為對古河的為人,佩服得五體投地,在沒有擔保的情況下主動借給他一萬兩金子,讓他作為挖銅礦的資金。

這個足尾銅山是個早已被人遺棄的廢銅山。因此,他一開始進行開采,就有人嘲笑他,視他為瘋子。然而他有耐心和不怕打擊的堅強意誌,對世人的嘲笑他置之不理。

就這樣,一年過去了,兩年過去了,卻不見銅的影子,而資金卻一天一天地在減少。但他一點兒都不氣餒,麵對困境,咬緊牙關,抱定死在礦山的決心。跟礦工們同甘共苦,慘淡經營,四年如一日。就在一萬兩金子幾乎要化為烏有時,苦盡甘來,銅,終於挖出來了。他完成了別人認為不可能成功的事。

有人問古河成功的秘訣。他說:“我認為發財的秘方在於‘忍耐’二字。能忍耐的人,能夠得到他所要的東西。能夠忍耐,就沒有什麼力量能阻擋你前進。忍耐即是成功之路,忍耐才能轉敗為勝。”

總之,在遇到失敗和挫折的時候,“如果”的設想沒有用,“如何”的回答才能解決問題,隻要多想想“如何”去做,而不是糾纏於“如果”式的怨天尤人中,克服困難,走出失敗就大有希望。

讓自己每天都是新的

主動式和卓越式人生最明顯的標誌是——“讓自己每天都是新的!”員工在公司中工作,也應當如此,否則你就會被淘汰!

有個失業多時的伐木工人,一旦見到報上刊登的征人啟事,便興衝衝地前去應征。

到了應征的地點,林場的工頭依例在挑選時要問明應征者的工作經曆。

伐木工人回想自己的經曆,總是打零工的時候少,失業賦閑的時候多。細想了許久,已決定如何來回答工頭的口試。

輪到他時,工頭依例問他曾在哪個林場長時間工作過,伐木工人想也沒想,立刻回答:“撒哈拉叢林。”工頭瞪了他一眼:“我隻聽說過有撒哈拉沙漠,哪裏來的撒哈拉叢林?胡說八道。”

伐木工人麵不改色地回答:“撒哈拉那個地方,原本是叢林,自從我在那邊砍過木頭之後,就變成一片沙漠了。”

您對自己工作的信心,有沒有像這位伐木工人這般地堅定呢?

許多人對自己的工作一直未能產生足夠的熱誠與動力,主要的問題可能就出在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何需要這份工作。如果能像故事中的這位伐木工人一樣,迫切地需要一份工作,自然能為自己開出一條路來。擁有工作是幸福的,美國汽車大王亨利福特曾說:“工作是你可以依靠的東西,是個可以終身信賴且永遠不會背棄你的朋友。”連擁有億萬資財的汽車業巨子,都還是如此地熱愛工作,那我們似乎也難以找出不喜愛工作的理由了。

如何能夠去熱愛工作?是每個人都需要了解的課題。首先,您必須對自己有絕對的自信,相信自己必定能勝任這項工作,並且足以駕馭它,能靈活地運用這項工作使自己獲得更大的樂趣。

接著您要真心喜歡您所銷售的產品——不論您是不是行銷人員。如果您是行政職員,您所銷售的是對人群的服務;如果您是母親,則是銷售對孩子的愛。您必須真心喜歡您的產品,如果對產品不了解,去弄懂它;如果對產品存疑,好好求證清楚。然後您將建立起對產品的完整信心,無人可撼動您。

對自己、對產品有了百分之百的信心之後,您要開始行動,不斷的行動,采取大量的行動。您將馬上發現,此時不但您已熱愛工作,工作也會愛上您的。如果您真能將撒哈拉叢林變成撒哈拉沙漠,不妨想想,將有多少林場迫不及待地想聘用您?有多少客戶想向您購買?有多少人想要您當他們的領導者?

建立絕對的信心,運用大量的行動,您將成為人人需要的銷售大師——不論您的產品是什麼。

成功的果實如同田裏的種苗。你願意擁有一片縱橫排列整齊的漂亮成果,還是參差不齊、扭曲歪斜的結果?

沒有大到不能完成的夢想,也沒有小到不值得設立的目標。

在開始您偉大事業的起點,懂得確立每一個裏程的目標,絕對是極其重要的。

沒有目標的人生,或目標不斷飄移的人生,所得到的成果是可想而知的。

明確的目標是夢想實現的階梯,將您亟須達成的目標列出來、寫下來,讓它隨時出現在您的眼前,出現在您每天看得到的任何事情上,口中念著它,心裏想著它,每天至少重複20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