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魏公子列傳》中說,魏無忌為人仁厚,又能禮賢下士。凡是士人,不論才能高低,魏無忌都能謙虛地以禮相待,不因為自己富貴就怠慢他人,所以各地的士人都爭相前往歸附,因而他的食客共有三千人之多。在那時,各諸侯國因為魏無忌賢能、門客又多,所以十多年都不敢侵犯魏國。
當時,魏國有個隱士名叫侯嬴,已經七十歲了,因為家裏很窮,隻好去做夷門的守門人。魏無忌聽說後,就前去問候,要贈送他豐厚的財物,但侯嬴不肯接受。因而魏無忌就改擺酒席,大宴賓客。
當客人坐定之後,魏無忌帶著禮物,空著車子左邊的座位,親自去夷門迎接侯嬴。侯嬴整了整破舊的衣帽,登上車並毫不謙讓地坐在上首,想借此來觀察魏無忌,不過魏無忌反而對他更加恭敬。
之後,侯嬴又故意對魏無忌說:"我有個朋友住在街上的屠宰坊裏,希望您能順便帶我去拜訪他。
魏無忌不以為意,隨即駕著車子來到市場。侯嬴下車去會見朋友,故意花了很多時間與朋友談話,並暗中觀察魏無忌,但魏無忌的臉色更加溫和,即便市場上的人都看著這個場麵,他仍然保持恭敬有禮的態度,沒有一絲不耐煩。
這時候,魏國的將相、王族、賓客都已到齊,等候魏無忌舉杯祝酒,因此隨從人員都暗地裏罵侯嬴。
侯嬴看到魏無忌的臉色始終不變,才辭別朋友,登上車子。來到魏無忌家後,魏無忌領著侯嬴坐在上位,並為他一一介紹賓客。到了飲酒正酣時,魏無忌起立,來到侯嬴麵前向他敬酒祝福。這時,侯嬴才對魏無忌說:"我隻是個守門人,但公子卻親自駕著馬車去迎接我。我本不應該去拜訪朋友,卻委屈公子跑了一趟。然而,我侯嬴想要成就公子的美名,故意讓公子的馬車久久停在市場上,借此觀察公子,但公子卻更加恭敬。市民大都把我看做小人物,而認為公子是有德行的人,能謙恭地對待士人啊!
此後,侯嬴成了魏無忌的上賓,並為魏無忌的事業作出許多貢獻。
魏無忌之所以對許多別人看不進眼裏的"小人物"如此恭敬,原因就在於他了解"小人物"中蘊藏的巨大潛能,而且隻要能妥善掌握這個潛能,就能借助這種力量去達到自己的目的。
同理,一個領導人也該如此。要知道,人是最複雜的動物,想要成為卓越的領導人,就應盡力去了解你的下屬中潛藏著哪些人物,各有哪些才能、特長,有什麼樣的家庭背景、社會關係。
此外,也要了解他們的同學、朋友都是些什麼人,他們的同學、朋友又有些什麼樣的家庭背景和社會關係。不要忽視"小人物",在他們身上的投資,可能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連鎖反應。
相反,如果你隻是因為一點私事而心情不好,但卻把這種不良情緒帶到了工作環境中,並且不加遏製地遷怒於下屬,讓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成為出氣筒、受氣包,那麼你就可能遭到反噬。
當然,大多數下屬隻會忍氣吞聲,不過一旦你得罪的對象是個有個性且自尊心很強的人,他就會在某天乘你不備之時重創你。也許,這個人有非同一般的家庭背景,他的家族中有人可以決定你的升遷,但你卻無端對他發火,那豈不是自己葬送了機會和前程?也許這個人頗有才華,幾年以後,會處於和你同級,甚至高於你的位置,這樣一來,豈不等於為自己樹立了一個未來的敵人嗎?
這個世界是不斷變化的,沒有一成不變的事情,"小人物"也不會永遠當"小角色",或許有一天也會變成"大人物
從這個角度來看,若是你現在自恃地位高,不尊重那些小人物,就等於為自己樹立了一個個強大的敵人;相反,若是你懂得尊重他們,也等於為自己帶來了朋友。也許某天當你窮途末路、走投無路時,幫助你的正是這些"小人物".幫助"小人物",他們會感恩於你,也就會忠於你,所以不要放棄對小人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