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仁愛留人術,以仁愛之心滿員工自尊 (5)(1 / 3)

要想成為優秀的管理者,你得將每個員工都看成一個完整的、活生生的個人。如果你能準確地叫出別人的名字,則是含蓄地體現了你對他的尊重,並表達了你對的注意,從而縮短了雙方之間心與心的距離。記住員工的名字,因為他們值得一記,隻有記住他們的名字,你才能進一步去了解他們;記住他們的名字,你去看他們和讓他們看你才有意義。

體諒和尊重每一個員工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老子《道德經》

德魯克曾在《哈佛商業評論》1993年春季期刊的一篇訪談中,告訴管理者:"必須學習如何在無權下達命令的狀況中管理事情,既不受製於人,也不控製他人。過去100年來的傳統組織,其骨架或內部結構乃是階層和權力的結合,但新興企業組織,則必然以相互體諒與共同責任為骨架。

在新興的企業組織中,優秀的雇主更能懂得如何體諒和尊重員工,肯定員工的成績,尊重員工的勞動成果,體諒員工的辛勞和困難,這是能充分體現雇主對雇員的信賴,同時也讓員工有機會展示他們最好的成績,發揮他們的潛能,做到最好。

對於企業而言,每一個員工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在管理者的引導下為企業作貢獻,盡管在很多情況下不是員工自發的,但是企業領導必須在關注企業效益和客戶發展的過程中,重視員工的價值。

惠普的前總裁大衛?伯克德得知公司有一位患肺結核的員工,在兩年的病假當中嚴重的影響了家庭生活,盡管公司已經在財務上給予了這個員工最大的幫助,但仍然無濟於事,於是大衛決定為此設立重大疾病醫療保險,以保障員工及其家屬的醫療待遇。大衛的這種舉措在那個年代裏還是尚未開啟的,但是此舉卻為惠普後期的管理贏得了更多的成就。

每個員工都是夥伴

戴爾公司董事長戴爾先生說:"據我所知,要建立或維持一種健康的、有競爭力的文化,最簡單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目標統一,策略一致,與公司員工成為並肩作戰的夥伴。

一個企業就如同一支球隊,每一個球員都有為企業發展貢獻才智和能力的責任和機會,無論是場外的教練,還是緊摑袖標的隊長,每一個隊員都是他們前進中的夥伴。2006年的世界杯讓筆者傷感的是巴西和阿根廷兩支球隊相繼無緣4強,年輕的德國球隊也在1/4對決中被意大利球隊險勝,我們不得不在黃建翔的感歎中接受意大利再度崛起,意大利球隊每個球員都在努力為大力神獎杯拚爭,而無緣獎杯的球隊中的每一個隊員也同樣付出了艱苦的拚搏。

讓員工成為領導的夥伴,老板不在也同樣努力工作,這同時也意味著讓員工有權力和義務以老板的思維和角度考慮公司的發展問題,樹立員工的主人翁意識,讓企業的發展和每一個員工都息息相關。

戴爾說,聽到全公司上下都在熱烈討論盈虧和資產負債表,討論和思考公司的投資資本回報,而且在決策時也會以這些討論的結果為標準,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公司屬於員工。

在優秀的企業裏工作,你會感覺整個公司都是你的,你樂意為此奮鬥,這種感覺是那樣的妙不可言。"也許很多職業經理人都有這種暢想,這也正是優秀雇主應該營造的品牌文化氛圍。

讓員工擁有知識、能力和權限,可以他們放手去做他們最擅長的事情,讓每一位員工都有一種老板的心態,必然能夠創造良好的市場業績,並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管理成本。

與員工結盟共同發展

在優秀的團隊裏每一個隊員都是贏家,管理者能夠帶領員工實現既定的目標,並能讓員工與公司一同成長。

雇主(管理者)和員工結盟,就是要讓員工明白"公司成長我成長""和公司共同成長"的道理。員工可以將個人目標和企業發展目標緊密結合,和公司共同成長,可以快速成就自己,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的經驗和豐厚的薪資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