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後,那個老門衛激動地說:"我這輩子還是第一次開這樣的會。我一個看門的,本來就是在廠門口的,再踢一腳就出門了。老板看得起我們,我們看門的一定要好好幹,看好這個家。
尊重激勵是一種基本的激勵方式。上下級之間的相互尊重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它有助於整個企業的和諧,有助於企業團隊精神和凝聚力的形成。
要把尊重員工落實到具體行動中,領導者關鍵要做到以下幾點:
用心去尊重,關心和愛護員工
員工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對員工的管理不能僅用冷冰冰的原則,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尊重,關心和愛護他們。人性化的管理就是一種獨特而有奇效的管理方式。
在企業裏,我們常常聽見有的管理者抱怨:"哎呀!也不知是怎麼搞的,我的下屬們整天怨氣衝天,好像總也不滿足,一會兒嫌鈔票掙少了,一會兒又抱怨工作沒意思。反正這也不是,那也不行,似乎外麵的世界哪兒都比這兒的好。"我們也常常聽見下屬們在一起竊竊私語:"哎呀!我們的上司也不知道整天在忙什麼,怎麼這麼安排工作,也不替我們想想。"於是管理者總會歎息:現在這世道,人是越來越難管了,我整天都快累死了,他們卻在一旁無動於衷,好像什麼事都是我一人的。
這種現象的存在恐怕不在少數,究其原因,管理者應負主要責任。要知道,管一群人可不像擺弄一個物件那麼簡單,主要的一點就是:人是有感情的動物,不是你一發指令他就會絲毫不差地執行。管人這門學問實在很深奧,要不怎麼說管理是一門藝術?固然,管理作為一門科學,有其共性的規律性的東西,但其中非規律性的東西,可供你發揮的地方太多了。
在人性的特點上做文章
我們知道,大多數人都有一種"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心理。作為管理者,如果能在人性的這種特點上做點文章,收效將是令人滿意的。管理者要想讓自己的企業蒸蒸日上,蓬勃興旺,就一定要在控製人心上下工夫。尤其是對那些隻是分子而言,一位珍惜他們的付出,又體恤他們的管理者,將會激發出他們的源源不斷的激情。
一個公司的最大財富是人,而不是金錢和產品,有了人才有一切。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尊嚴,我們必須尊重他們,不應讓他們有如此的感受:自己僅僅是老板的賺錢工具而已。
尊重個性即保護創造性
管理者雖然有責任把每個人都安排在最適宜其施展才能的崗位上,但由於工作需要和客觀條件的限製,並不能夠使每個人的興趣都得到滿足,有時甚至完全相悖。在這種情況下,簡單生硬地強調"個人服從組織",搞強迫命令,顯然是下策。上策是在尊重的前提下,對下屬說明情況,曉之以理,使下屬性情舒暢,自覺以大局為重,服從事業發展的需要。於此同時,還應當想些辦法,培養他對新崗位的感情,為使其勝任新的工作提供方便,創造條件。事實證明,興趣也是可以培養的。人們學習某一學科,或者從事某一工作,剛開始並不一定都有興趣,但隻要管理者做好下屬的思想工作,使其堅持在這一行幹下去,天長日久,興趣自然就產生了,就會不知不覺地愛上這一行,並幹出成績來。
把尊重員工落實到實處,才能不走馬觀花,真正地洞悉員工,達到員工與企業的和諧。
尊重員工的建議
很多管理者對自己的下屬表現得不夠尊重。他們發布強硬的命令,進行粗魯的指揮,控製和監督,甚至隨意地斥責,詆毀員工,豪不顧及員工的感受,更不會理會員工的想法和意見。他們自認為這樣可以讓自己更有權威,可以更好地管理員工,殊不知這樣的做法很愚蠢,不但管不好員工,得不到員工的心,還會激怒員工。
在工作中,作為公司的管理者,你有沒有聽到員工說過這樣的話:"我們有沒有試過這個方法?""為什麼我們不采用這種方式?我覺得用這種方式可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