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仁愛留人術,以仁愛之心滿員工自尊 (1)(1 / 3)

有一個企業專家認為:"企業成敗的關鍵在於把員工視為最重要的財產,是否尊重每一個員工。如果做到這一點,就能依靠員工創造出不同凡響的業績。"員工的自尊心得不到滿足和體現,就會對你以及你的企業產生排斥,從而最後跳槽離開。如果你足夠尊重你的員工,那麼員工也會加倍尊重你,從而對你感恩於心,忠誠與人,努力為企業打造一片豔陽天而奮鬥。

尊重和保護員工個人隱私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有不願讓他人知道的個人生活的秘密,這個秘密在法律上稱為隱私,自己的秘密不願然他人知道,是自己的權利,這個權利就叫隱私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權,對於一個民事主體來講,他或她對於那些凡是可能影響到自己生活安寧或者是自己不願意讓別人知道的事情,都享有保守它、禁止別人隨便地去傳播它、公開它的權利。

一個公司可以合法持有商業秘密,受法律保護的同時要求知悉商業秘密的員工負有保密的義務,那麼對於員工而言,如果用人單位或者某位負責人一旦因工作關係知悉員工的個人隱私,也應當為員工保守這一私人的"商業秘密

由於職責與工作的需要,管理者對員工情況通常有較多的了解。實際上,員工在應聘、受聘、解聘等各個環節都有可能將其包含個人隱私內容的個人信息透露給用人單位。

首先,員工在受聘前,會向單位提交個人簡曆和其他資料信息。這些信息往往會涉及到員工的隱私,如姓名、住址、個人照片、聯係電話、身份證號碼、工作經曆等;

其次,在人才選拔過程中,單位為了全麵了解求職者的情況,往往會對求職者做很多方麵的考察,這些考察既有與工作崗位有關的年齡、健康狀況、學曆、職稱等個人信息,也有與工作崗位不相關的家庭情況、身高、血型、社會關係、信仰、財產狀況等個人信息。許多企業往往要求職員工超出招聘的需要披露其個人隱私。比如,有些公司在對求職者進行甄選時,經常進行毒品藥物測試、酒精測試及艾滋病測試。求職者作為弱勢的一方,往往不得不配合用人單位的調查要求。

員工辭職或辭退後,有關員工的檔案仍會在公司保留一段時間,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對員工在受聘期間的表現比較了解,這些亦屬於員工的個人隱私,也麵臨著尊重和保護員工隱私的問題。

員工在工作期間,出於管理和企業利益的需要,有些單位通過視頻、網絡監控、手機定位,甚至在員工不知情的情況下通過對員工的私人信息進行搜查、獲取,對員工進行"監視".這也會牽涉到員工隱私的問題。

另外,有時員工出於對管理者的信任,向他反映個人問題,說心心話,甚至把個人隱私也和盤托出,希望管理者出主意,想辦法,幫助自己解決問題。這樣,管理者在掌握下屬隱私的同時,也就負有為之保密的義務。

無論是對於員工因工作需要不得不透露給單位的個人隱私,還是單位因工作需要在員工不知情的情況下有意探知的員工個人隱私,或者是員工主動說出的"心事",管理者都應該像重視企業的商業秘密一樣,保護員工的個人隱私,充分尊重員工的隱私權利。這不僅是減少和避免勞資糾紛的需要,也關係到會否傷害員的積極性和上下關係是否和諧。

尊重和保護員工的個人隱私不是件小事,管理者需要高度重視。在這方麵,有一些細節問題應加以注意:

不要向其他員工打探某人的情況。這種方法是最糟糕的,可能你是出於一片好心,可是這種做法可能會讓這兩個員工,甚至更多的員工時你產生不好的印象。

在公眾場合不要談論下屬隱私。從實際情況看,管理者泄漏員工的隱私大多數並不是有意的,往往是他們一時疏忽,沒有考慮到場合環境因素而說走了嘴,使員工的隱私曝光。比如,有些管理者以為自己身邊的工作人員可靠,因而說話過於隨便;或在某些社交場合,情緒激動而信口開河,把不該說的話捅了出去。在造成不良後果後,他們才意識到。